[发明专利]一种手足口病CVA6的LAMP引物组筛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10351.4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2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钱晓华;廖夏;陈道湧;赵戴君;于晓南;杨吉星;张静;刘恬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虹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44;C12N15/11;C12R1/93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刘洁瑜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足 cva6 lamp 引物 筛选 方法 | ||
一种手足口病CVA6的LAMP引物组筛选方法,涉及病毒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用传统PCR检测确定阳性样本,并以此作为LAMP检测方法的对照;步骤二:利用LAMP引物设计软件设计出多组手足口病CVA6的LAMP引物组;步骤三:样本逆转录,将样本从RNA样本逆转录成cDNA样本;步骤四:用多组手足口病CVA6的LAMP引物组对样本进行LAMP试验;步骤五:对步骤四中的产物进行电泳检测;步骤六:根据步骤五中的电泳检测实验结果,筛选出有效的LAMP引物组,本发明通过手足口病CVA6的相关序列获得手足口病CVA6典型的LAMP扩增电泳条纹图案,为后续的手足口病CVA6的检测方法选出合适的引物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病毒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手足口病CVA6的LAMP引物组筛选方法。
背景技术
手足口病是一种以感染儿童和幼儿为主的出疹性传染病。以发热和手、足、口等部位岀现皮疹或疱疹为特征,少数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而死亡。
病原体为肠道病毒属、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种类高达20多种,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血清型分为肠道病毒71(EV71)、埃可病毒(ECHO)、柯萨奇病毒(CV)A组和B组等。文献报道同,近年来由柯萨奇病毒A6(CVA6)导致的手足口病在欧洲、北美和亚洲多个国家暴发流行,己快速上升为手足口病的主要致病原。临床症状显示,CVA6导致的手足口病患者表现为多部位的岀疹甚至脱甲,成人感染和重症病例也有较多报道。分子流行病学显示,近年来流行的CVA6为新型变异株与其他型别的肠道病毒存在重组,可能是导致临床症状改变的潜在原因。
2014-2018年,虹口区手足口病原监测了429例病例,病毒阳性232例,阳性率54.1%。其中CVA6型123例,占53.0%,为本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实验室诊断手足口病的方法主要包括病毒分离、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其中病毒分离作为经典的方法一直被延续使用,但实验用时较长。由于肠道病毒型别多样,使用血清学方法鉴定的肠道病毒型别有限,且不同血清型的肠道病毒间存在交叉反应,可能造成结果假阳性。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基因序列分型发现了多种新型肠道病毒。
由于CVA6在手足口病患者中的阳性率快速上升,研究者们开始设计特异性检测CVA6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可在短时间内快速筛查大量临床标本。例如,在新加坡手足口病暴发期间,研究者设计了针对CVA6VP1蛋白3,端的特异性引物来检测CVA6;近年来中国台湾地区流行的CVA6和CVA6原型株在基因序列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中国台湾研究者设计多组引物,通过基于聚合酶链反应的引物步移技术,获取了部分中国台湾地区CVA6的全长序列。另外,Zhang等以VP1作为目标片段,设计了对CVA6进行快速定量检测的引物和探针,灵敏度达每毫升10病毒拷贝,且特异性良好。
手足口病的确诊需要依靠PCR的方法检测病毒核酸,但由于基层医院设备及技术的限制,PCR法操作较为复杂,需要专业PCR仪器,且耗时较长,难以推广。
又由于PCR方法的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在提取、扩增核酸过程中,核酸产物易污染实验室中的试剂、仪器设备和通风系统,从而造成实验室污染,出现假阳性结果。
环介导等温基因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amplification,LAMP),是由Notomi等在2000年发明的基因扩增方法,该法检测耗时短、灵敏度高、成本低廉,而且在整个反应过程及后续的结果观察中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适用于基层早期对流感病毒的检测和诊断。是一种简单快速的核酸扩增技术。
另有文献报道,LAMP检测CVA16的灵敏性比传统的PCR检测方法高100倍,LAMP检测CVA16的检出率与PCR相当,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可知LAMP比PCR更快速,灵敏,有着更为广泛的发展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虹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上海市虹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03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