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制品内腔处理电火花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10625.X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36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元兵;罗晶;张凤;姚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德瑞加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1/00 | 分类号: | B23H1/00;B23H1/04;B23H1/08 |
代理公司: | 江苏长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78 | 代理人: | 于彬 |
地址: | 223000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制品 处理 电火花 机床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制品内腔处理电火花机床,包括床身和立柱,床身上设置有工作台,立柱上装有主轴头,主轴头和工作台对应布置,工作台上设置有水槽,水槽槽底设置有用于夹紧工件的夹具,水槽连接工作液循环系统,主轴头下端安装有电极夹头,电极夹头上装有工具电极,工具电极和工件的型腔结构匹配,工件在夹具上水平布置,电极夹头连接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电极夹头围绕机床高度方向转动,本发明结构稳定,布局合理,通过工具阳极和调节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工具阳极先电蚀开槽再电蚀槽壁扩宽成型的目的,显著的提升了异型槽的加工效率,降低了耗电量,电蚀产物排出快速,加工过程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火花机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制品内腔处理电火花机床。
背景技术
电火花加工机床是一种利用电火花放电,对金属表面进行电蚀的原理来加工金属零件的机床设备。由于电火花加工原理和普通金属切削原理不同,所以电火花加工机床就和普通金属切削机床在结构上有所不同。首先它有 一个能量很大的脉冲电源装置,来为产生电火花提供能量,主要作用是在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上产生重复的高强度电脉冲,以产生放电电火花; 其次由于在电火花加工时,工具和工件无直接接触,没有明显的切削力,所以电火花加工机床就没有装备强度很高的主传动系统,但它为了能保证电极间的几微米到几百微米的放电间隙,采用了一个灵敏度很高的间隙自动调整装置,它能随时自动地对间隙进行测量和调整。
使用电火花机床对模具型腔进行加工是常用手段之一,由于模具为高硬度金属工件,对于一些型腔侧壁上带有异型槽的模具工件进行电蚀加工时(如图4所示工件),由于工件型腔侧壁有异型槽,异型槽的槽长方向和机床高度方向一致,各异型槽围绕型腔中心线呈圆周阵列分布,异型槽槽宽其槽底到槽口逐步变大,由于异型槽槽间距较小,而且还有一些异型槽从槽底到槽口的走向并非直线,传统的切削机床难以加工,在采用电火花机床加工时,一般是先制备和异型槽结构一致的工具阳极,然后在主轴头的驱动下逐步下行,进行电蚀加工,此种加工方式不但效率太低,而且传统的金属制工具阳极损耗较大会导致加工尺寸变化,导致加工不合格,另外由于异型槽的特殊,导致电蚀产物排出较为困难,严重影响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制品内腔处理电火花机床,包括床身和立柱,床身上设置有工作台,立柱上装有主轴头,主轴头和工作台对应布置,工作台上设置有水槽,水槽槽底设置有用于夹紧工件的夹具,水槽连接工作液循环系统,主轴头下端安装有电极夹头,电极夹头上装有工具电极,工具电极和工件的型腔结构匹配,工件在夹具上水平布置,工件型腔侧壁设置有各异型槽,异型槽的槽长方向和机床高度方向一致,各异型槽围绕型腔中心线呈圆周阵列分布,异型槽的槽宽沿着其槽口到槽底方向逐步变大,工具电极具有型腔部和翅片部,型腔部和工件型腔结构一致,翅片部和异型槽结构对应,翅片部的厚度小于异型槽槽口的宽度,电极夹头连接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电极夹头围绕机床高度方向转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工具阳极以及调节机构的设置,配合主轴头伺服驱动,能够实现工件型腔异型槽先开槽再扩宽槽宽的加工步骤,改变了以往一次性成型导致的加工效率过低的问题。
进一步地:工具电极的型腔部底面开设有出水孔,出水孔孔向和机床高度方向一致,出水孔连接工作液循环系统。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出水孔排出工作液,工作液从工件型腔内将各异型槽中电蚀产物能够快速排出,排出速度快,保证电蚀加工的稳定进行。
进一步地:出水孔的中心线和工具电极型腔部中心线共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出水孔中工作液能够均匀向四周扩散,使得各异型槽能够得到一致流量的工作液,使得各异型槽中电蚀产物都能得到有效排出。
进一步地:工具电极为石墨材料制成的石墨电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才有石墨材料制作工具电极,石墨材料不但加工成型方便,同时导电效果好,损耗之后更换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德瑞加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德瑞加数控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06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