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环境调节方法、装置及中央控制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11145.5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6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苏世龙;樊则森;滕荣;林子翔;戴雨卉;于建方;丁沛然;史淑琴;齐株锐;常运兴;雷俊;张铁虎;宋芳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3/14;F24F11/64;F24F11/65;E05F15/71;F24F110/10;F24F110/12;F24F110/20;F24F110/2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李红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环境 调节 方法 装置 中央 控制 设备 | ||
本申请适用于环境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室内环境调节方法、装置及中央控制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室内外温湿度参数,当所述室内外温湿度参数不满足预设的环境舒适条件时,根据所述室内外温湿度参数调节所述室内环境。本申请提出一种室内环境调节方法,根据当前室内外温湿度参数动态及时的调节室内环境,使室内环境保持在一种相对舒适的温湿度环境中,从而对室内环境进行有效的控制。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环境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环境调节方法、装置及中央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在炎热的夏季,室内温度远高于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时,人们通常会打开窗户或者打开空调的制冷模式来降低室内的温度;到了冬季天寒地冻,室内温度低于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时,人们通常会关闭窗户或者打开空调的制热模式提高室内的温度,通过不断地调整室内的环境使人们更加舒适的生活和工作。
如果需要对室内环境进行调节,大多是基于用户的自身感受来调节室内环境,并且一般的调节需要人为控制操作,这样使得调节室内环境的过程变得复杂和繁琐。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内环境调节方法,可以解决人为调节室内环境复杂和繁琐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内环境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室内外温湿度参数;当所述室内外温湿度参数不满足预设的环境舒适条件时,根据所述室内外温湿度参数调节所述室内环境。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室内环境调节方法,可以根据室外环境及室内环境的不断变化及时动态的调整室内环境,使室内的环境处于相对舒适的温湿度范围中。
可选的,所述室内外温湿度参数包括室内湿度、室内温度、室外温度和室外湿度,所述根据所述室内外温湿度参数调节所述室内环境,包括:
当室内湿度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时,若室内温度小于第三阈值且室外温度也小于所述第三阈值,控制温度调节设备制热;
当室内湿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若室内温度大于第四阈值时,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制冷;
所述第一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小于所述第四阈值。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室内湿度大于所述第二阈值且室外湿度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关闭自动窗且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开启除湿模式;
当所述室内湿度大于所述第二阈值且室外湿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打开所述自动窗,或者关闭所述自动窗且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开启除湿模式。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室内湿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室外湿度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打开所述自动窗;
当室内湿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室外湿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关闭所述自动窗且控制加湿设备开启加湿模式。
可选的,所述室内外温湿度参数包括室内湿度和室外湿度,所述根据所述室内外温湿度参数调节所述室内环境,包括:
当室外湿度大于第二阈值且室内湿度小于第一阈值,或者室外湿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室内湿度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打开自动窗;所述第一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
这种方法能够通过简单的开关自动窗调节室内环境,能够不需要再人为的开关窗户实现室内与室外空气的流通,能够在室内湿度与室外湿度存在较大差异的时候,进行室内外湿度融合调节室内环境。
可选的,所述室内外温湿度参数包括室内湿度、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所述根据所述室内外温湿度参数调节所述室内环境,包括:
当室内湿度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时,若室内温度小于第三阈值且室外温度也小于所述第三阈值,控制温度调节设备制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11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