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超深基础的高抛免振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11485.8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10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蔡利兵;张松甫;马建锋;王亚民;姚嫉;马喜春;唐雷;聂旭;钟会明;梁超;马楠;杨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王照伟;刘永来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基础 高抛免振 混凝土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超深基础的高抛免振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原材料选取;S2:原料配合比的确定,水泥220‑240份、天然砂210‑220份、机制砂400‑600份、石子1000‑1100份、粉煤灰100‑200份、矿粉80‑100份、乳化复合抗硫酸盐防腐阻锈剂8‑10份、乳化密实补缩剂11‑14份、减水剂0.5‑2份,同时满足水胶比0.34‑0.40;S3:原料混合,按照石子—砂子—水泥、矿粉及炉渣等胶凝材料—水及其他外加剂的顺序加入搅拌器中搅拌均匀。本专利的目的在于提高高抛免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超深基础的高抛免振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超高层建筑已经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广泛应用,超高层更是成为彰显一个城市经济实力的标志,超高层建筑的质量保证来源于基础,这就使大体积筏板基础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楼层的高度越高,就需要的筏板的尺寸、厚度就会相应增加,混凝土的标号,钢筋的层数,规格也会变高。
目前市场流通较广普通混凝土流动性较低,需要进行人工振捣才能充满模板及钢筋内部,超高层筏板基础厚度普遍超深、钢筋层数较多,规格大,在现场浇筑条件不利的情况下,局部位置因钢筋深度较深导致振捣棒长度不够,或者因钢筋规格、根数及层数多,钢筋较密无法振捣或者振捣困难,如采用人工配合振捣,作业人员需在基础内部进行振捣作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极易出现安全事故,而且混凝土质量无保证。
因超高层基础深度普遍超深,采用普通混凝土进行浇筑,因面层钢筋影响,需采用高空抛落,混凝土极易离析,如接管下去浇筑,浇筑的速度非常慢,极易产生冷缝,存在质量隐患,无法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超深基础的高抛免振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以提高高抛免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超深基础的高抛免振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原材料选取,
①混凝土标号:C40P10;
②水泥:P·O42.5;
③砂子:中砂,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测方法标准》JGJ52-2006规定;
④石子:5-20mm碎石,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测方法标准》JGJ52-2006规定;
⑤水:符合JGJ63-2006中混凝土拌合用水技术要求的规定;
⑥外加剂:乳化复合抗硫酸盐防腐阻锈剂和乳化密实补缩剂;
⑦掺合料:粉煤灰(Ⅱ级),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956-2017规定,矿粉S95级:符合GB/T18046-2017中S95级技术要求规定;
⑧减水剂: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⑨水胶比:不大于0.4;
⑩混凝土强度按60d期龄试配;
S2:原料配合比的确定,水泥220-240份、天然砂210-220份、机制砂400-600份、石子1000-1100份、粉煤灰100-200份、矿粉80-100份、乳化复合抗硫酸盐防腐阻锈剂8-10份、乳化密实补缩剂11-14份、减水剂0.5-2份,同时满足水胶比为0.34-0.40;
S3:原料混合,按照石子—砂子—水泥、矿粉及炉渣等胶凝材料—水及其他外加剂的顺序加入搅拌器中搅拌均匀,混合后的混凝土的扩展度为550mm-600mm。
进一步,所述乳化复合抗硫酸盐防腐阻锈剂的型号为HS-CR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14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筋膜枪
- 下一篇:一种增材工件点阵循环冷却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