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油共炼残渣制备活性炭吸附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12778.8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8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谢欣馨;韦孙昌;徐宏伟;袁善录;贺根良;戴爱军;郑亚兰;林益安;朱春鹏;杜彦学;王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33 | 分类号: | C01B32/33;C01B32/324;C01B32/348;C01B32/384;B01J20/20;B01J20/3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马小燕 |
地址: | 71006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油 残渣 制备 活性炭 吸附剂 方法 | ||
1.一种煤油共炼残渣制备活性炭吸附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煤油共炼残渣破碎成粒度为1mm~3mm的煤油共炼残渣颗粒,然后掺混干燥后的粒度为1mm~3mm的百香果皮颗粒进行调质处理,再放置于活化剂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浸渍1h~3h,得到混合物;
步骤二、在氮气气氛下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混合物采用100W~1000W的微波进行一次活化5min~60min,然后经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并烘干,得到活化产物Ⅰ;
步骤三、将部分步骤二中得到的活化产物Ⅰ进行破碎处理至粒度不超过150μm,然后在氮气气氛下采用100W~1000W的微波进行二次活化5min~30min,得到活化产物Ⅱ;
步骤四、以步骤二中得到的活化产物Ⅰ和步骤三中得到的活化产物Ⅱ为原料和膨润土混捏造粒得到预制体颗粒,然后在预制体颗粒表面喷涂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再加热至100℃~150℃保温1h~3h,得到活性炭吸附剂;所述活性炭吸附剂对染料的吸附量为100mg/g~800mg/g,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吸附量为100mg/g~600mg/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油共炼残渣制备活性炭吸附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煤油共炼残渣颗粒与干燥后的粒度为1mm~3mm的百香果皮颗粒的质量比为(1~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油共炼残渣制备活性炭吸附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活化剂溶液中的活化剂为KOH、NaOH和K2CO3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活化剂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0%~50%,所述搅拌浸渍采用的浸渍比为1:(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油共炼残渣制备活性炭吸附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活化产物Ⅰ、活化产物Ⅱ和膨润土的质量比为(50~80):(10~30):(10~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油共炼残渣制备活性炭吸附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剂为羟甲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硫酸钠、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聚甲基烷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油共炼残渣制备活性炭吸附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剂的质量为预制体颗粒质量的1%~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油共炼残渣制备活性炭吸附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活性炭吸附剂的比表面积为800m2/g~3000m2/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北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277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