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空间序列及光强阈值分割的结构光编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13379.3 | 申请日: | 2020-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5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杨炀;李文博;黄瀚霖;杨恬;贾文超;贺仁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G01B11/25 |
代理公司: | 重庆缙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37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空间 序列 阈值 分割 结构 编码 方法 | ||
1.一种基于空间序列及光强阈值分割的结构光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搭建结构光测量系统;所述结构光测量系统包括所述投影仪(1)、被测物体(2)、相机(3)和计算机(4);所述相机(3)和投影仪(1)可通信的连接于所述计算机(4)。所述相机(3)和投影仪(1)分别布置在被测物体(2)的前侧;
2)调整相机(3)和投影仪(1)的位置,待位置调整完毕后,对整个结构光测量系统进行标定,保存标定参数;
3)在所述计算机(4)上生成一个随机空间编码序列,序列由0码与1码组成,序列总长度为L=2m,对应于投影条纹的周期数,m为子序列的长度;
4)所述计算机(4)合成内含有空间编码序列信息的结构光光栅图;
5)所述计算机(4)通过投影仪(1)将结构光光栅图投射到被测物体(2)表面,通过相机(3)采集经被测物体(2)反射的形变图像,并输出至计算机(4);
6)通过搜索算法找出形变图像的光强分割阈值K1,通过光强分割阈值K1将形变图像分割为多个区域,并计算出每一个区域内每一个像素的初始相位φ(x,y),初始相位φ(x,y)计算式如下:
式(1)中,T(x,y)为对应区域内像素坐标(x,y)处的光强值,A为直流分量,B为振幅;若区域的光强值大于K1,则将该区域为记为1条纹区域,反之为0条纹区域;对于1条纹区域A=A3,B=B3,A3为区域内光强的极大值与阈值K1和的一半,B3为区域内光强的极大值与阈值K1差的一半;对于0条纹区域A=A4,B=B4,A4为阈值K1和区域内光强的极小值和的一半,B4为阈值K1和区域内光强的极小值差的一半;
7)根据每个区域解出的初始相位φ(x,y)对应的光强中含有的空间编码序列信息与步骤4)中结构光光栅图的空间编码序列对比,从而获得各个区域的初始相位φ(x,y)对应的周期数n;
8)根据每个区域解出的初始相位φ(x,y)和各个区域的初始相位φ(x,y)对应的周期数n,计算出全场相位Φ0(x,y);
9)通过全场相位Φ0(x,y)与步骤2)获得的标定参数,计算被测物体(2)表面点的三维坐标数据,完成被测物体(2)的三维重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间序列及光强阈值分割的结构光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计算机(4)合成内含有空间编码序列信息的结构光光栅图的过程中,所述计算机(4)对于步骤3)中0码与1码,设计出对应的0条纹与1条纹,具体每级条纹形式如下:
式(2)中,T(x0,y0)为条纹内像素点坐标x0,y0处的光强值,A0和A1为直流分量,其中A0和A1由光强(范围为0~255)的分割阈值决定,采用一个阈值k将光强范围区间分为两部分([0,k],[k,255]),A0和A1分别取区间[0,k]和[k,255]的中位值,B0和B1为振幅,B0和B1分别为A0和A1所在区间长度的一半,W0为每级条纹所占的像素宽度,且其中的W为投影仪投射单幅图像的宽度,T为条纹周期数。
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空间序列及光强阈值分割的结构光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8)中,全场相位Φ0(x,y)计算公式如下:
Φ0(x,y)=φ(x,y)+2nπ (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间序列及光强阈值分割的结构光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3)和投影仪(1)的光轴相交,投影区域相互重叠,且所述被测物体(2)正好位于相机(3)和投影仪(1)的公共视场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337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