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藻养殖废水回收再利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13419.4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86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薛命雄;张玮瑲;李玉芬;梁振秀;陈国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海市绿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1/00;C02F1/38;C02F7/0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周黎亚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殖 废水 回收 再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藻养殖废水回收再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微藻养殖废水经离心过滤、多层筛过滤、曝气池处理、真空过滤后,达到微藻养殖废水回收再利用目的。本申请减少了微藻回收水过程的能耗,不仅全程无化学品使用、无残留,降低藻粉杂质并提高了藻粉品质,而且处理速度快、节能环保,可以连续作业,处理量大,可以在微藻产业运用,低耗能,高效率,能有效降低微藻养殖废水再利用处理成本,适宜工业化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藻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藻养殖废水回收再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微藻是指那些在显微镜下才能辨别其形态的微小的藻类群体。微藻通常是指含有叶绿素a并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的总称,属于原生生物的一种。应用生物技术进行大量培养或生产的微藻分属于4个藻门:蓝藻门、绿藻门、金藻门和红藻门。微藻养殖业是一种用水量大、肥料需求量大,在能量转化和碳循环贡献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产业。
微藻是具有叶绿素、光合自养能力、没有根茎叶分化的隐花植物,属于低等孢子植物,个体微小,生存能力强,繁殖速度快,易于培养,广泛被应用于污水处理中。相对于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微藻可以增强对污水中营养物质、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和病原体的去除,并耐受一定的有毒物质,可处理的污水范围极为广泛,是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新型“绿色”技术。微藻不仅可以净化污水,收获后还能进一步制备生物燃料及高附加值产品,如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且无二次污染、操作简便,目前已成为污水处理中的重点研究方向,例如:专利申请CN202010088372.X,公开了一种藻类处理养殖废水的方法;专利申请CN201810266297.4,公开了一种利用微藻处理红曲霉发酵废水及联产微藻蛋白饲料的方法;专利申请CN201810058708.0,公开了一种固定化藻类细胞处理水产品养殖废水的方法;专利申请CN201711327965.1,公开了一种利用微藻处理猪场养殖废水并生产藻粉的装置及其工艺;专利申请CN201510940555.9,公开了一种畜禽废水处理工艺。
目前,微藻养殖技术主要应用在固碳控污、生物质能源、食品、医药、饲料及其他高附加值产品的制备等方面,但是仍有很多技术瓶颈有待解决,其中,微藻养殖业所需用水量较大,肥料量需求也较大,所需废水处理量也较大,这些因素限制了微藻养殖业的发展。
目前常用处理微藻养殖废水的方式不外乎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一般化学处理法:加高分子聚合物或Al2(SO4)3·18H2O和硫酸钾等复盐金属离子沈淀,用高分子化合物等物质配合调整pH值来浮除;一般生物处理法:加入用速力菌、枯草杆菌等快生型菌来处理。但由于现有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用水量大。生物处理法由于时效慢且微藻养殖废水有其特殊性,经常处理失败且耗时所需场地大,不易实施;化学处理法,所需化学品量大,费用高,设备费用昂贵且浪费用水,产生废物极为庞大,造成微藻养殖业的发展。
因此,寻找一种低耗能、高效率的微藻废水回收方法,是目前微藻产业对环保贡献度最大的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微藻养殖废水回收再利用方法。
为了能够达到上述所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藻养殖废水回收再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微藻养殖废水经离心过滤、多层筛过滤、曝气池处理、真空过滤后,达到微藻养殖废水回收再利用目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微藻养殖废水离心过滤,得到滤液A和滤渣A;
(2)将滤液A送入多层网冲洗装置中进行多层筛过滤得到滤液B和滤渣B;
(3)将滤液B送入曝气池中进行高浓度气体溶解处理,然后送入多层网冲洗装置中进行多层筛过滤得到滤液C和滤渣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海市绿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海市绿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34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