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莫来石包裹颗粒的水热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13540.7 | 申请日: | 2020-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9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程科恺;秦伍;张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C1/12 | 分类号: | C09C1/12;C09C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诺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14 | 代理人: | 任毅;黄国亮 |
地址: | 52944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莫来石 包裹 颗粒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莫来石包裹颗粒的水热制备方法。通过将待包裹颗粒的前驱体组分与铝源或硅源混合,水热生成沉淀,之后依次将前驱体组分、硅源或铝源加入并进行水热反应,得到了莫来石包裹颗粒。本发明的一些实施,首次实现了莫来石包裹颗粒的水热合成,有利于制备得到低成本的包裹颗粒。特别的,制备的莫来石包裹硫硒化镉色料中,硫硒化镉发色核心的均匀分散于包裹体中,无镉残留在外,同时整个合成环境在密封的水热釜中进行,无废气和污水外排,此工艺无论在生产过程中还是最终的产品,都是绿色环保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裹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莫来石包裹颗粒的水热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包裹型颗粒材料,一般由芯材和包裹芯材的保护层组成。在陶瓷喷墨打印行业,包裹型色料可以避免高温不稳定的色料正常发色并提高其发色效果,使得色料的使用温度范围得以提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现有的包裹型颗粒,主要有二氧化硅包裹颗粒、硅酸锆包裹颗粒等经典的包裹型颗粒。然而二氧化硅和硅酸锆这些包裹材料,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制备工艺相对复杂,或成本相对高昂。
莫来石(或莫乃石、Aluminum silicate)指的是一系列由铝硅酸盐组成的矿物统称。莫来石的成分是不固定的,化学式为3 Al2O3·2SiO2或2 Al2O3·SiO2,它的氧化铝含量在72%~78%之间波动。莫来石是铝硅酸盐在高温下生成的矿物,人工加热铝硅酸盐时会形成莫来石。天然的莫来石晶体为细长的针状或棒状且呈放射簇状。莫来石矿被用来生产高温耐火材料。在C/C复合材料中多作为热障涂层,应用广泛。莫来石具有优良的抗热震性、高抗蠕变性、高温稳定性和耐酸碱腐蚀等优点,其稳定性能并不比硅酸锆差,同时其基本合成原料铝盐价格远低于硅酸锆的合成原料锆盐。然而莫来石在生长过程中,极易定向生长为棒状而无法有效包裹对象。
以陶瓷喷墨打印包裹色料为例,大部分制备方法都不能使之对硫硒化镉产生有效包裹作用,成熟的包裹方法只有硅酸锆包裹。若能够在莫来石包裹技术上产生突破,将大幅降低包裹大红颜料的生产成本,相关产业将发生革命性进步。
陶瓷喷墨打印技术广泛应用于瓷砖表面装饰,其打印用墨水的主要发色成分就是陶瓷颜料,由于陶瓷喷墨打印机喷头孔径的限制以及墨水稳定性的要求,要求陶瓷墨水中的颜料的最大粒度小于1微米。对于普通陶瓷颜料,简单的物理研磨破碎就能使其粒度达到墨水要求,但是硫硒化镉必须在包裹外壳的保护下才能在1200℃高温下发红色,物理研磨会造成包裹外壳的破坏导致大红颜料失效,因此传统的研磨破碎减小粒度的方式并不适用于包裹红颜料,这就需要在包裹颜料合成之初的原始粒度就已经在1微米之下。由此可知,若要使莫来石包裹硫硒化镉颜料还能够用于陶瓷喷墨打印墨水,还需要保证颜料合成后的原始粒度就小于1微米,技术难度将更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莫来石包裹颗粒的水热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莫来石包裹硫硒化镉颜料的水热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
一种莫来石包裹颗粒的水热制备方法,包括:
Sa-1)前驱体液配置:将铝盐、助剂和待包裹颗粒的部分前驱体盐混匀,调节混合液的pH;
Sa-2)第一次水热反应:将前驱体液转移至水热釜内,水热反应得到无定型氧化铝浆液;
Sa-3)第二次水热反应:将待包裹颗粒的剩余前驱体盐溶液加入无定型氧化铝浆液中,进行第二次水热反应,得到无定型氧化铝包裹的颗粒;
Sa-4)第三次水热反应:在无定型氧化铝包裹的颗粒浆料中加入硅源,调节pH,在无定型氧化铝表面包覆无定型氢氧化硅后,进行第三次水热反应,得到莫来石包裹颗粒浆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35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