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撞击后框架结构的性能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13772.2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7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胡波;王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13;G06F111/04;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撞击 框架结构 性能 评估 方法 | ||
1.一种撞击后框架结构的性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撞击后的框架结构(g)中的构件A点处的侧向残余挠度δ;
S2,计算撞击后的构件的残余转角的弧度值θ:
其中,h为沿构件的轴向方向A点至构件端部的距离;
S3,由残余转角的弧度值θ,获取撞击后的构件的损伤程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撞击后框架结构的性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A点位于构件的侧面上,步骤S1中获取侧向残余挠度δ的具体步骤如下:
S11,获取构件被撞击之前,A点的位置a1;构件被撞击之后,A点的位置发生移动,获取构件被撞击之后A点处于稳定状态下的位置a2,稳定状态即A点的位置不再移动;
S12,计算位置a1与位置a2之间沿A点移动轨迹的长度,该长度即为步骤S1中的侧向残余挠度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撞击后框架结构的性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构件为框架结构(g)中的底层柱,步骤S1和步骤S2中的A点为底层柱的中间位置,步骤S2中的构件端部为底层柱与地面相接触的端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撞击后框架结构的性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的具体过程如下:
若θ小于等于第一设定值,则撞击后的构件的损伤程度为无损伤;
若θ大于第一设定值而小于等于第二设定值,则撞击后的构件的损伤程度为轻度损伤;
若θ大于第二设定值而小于等于第三设定值,则撞击后的构件的损伤程度为中度损伤;
若θ大于第三设定值而小于等于第四设定值,则撞击后的构件的损伤程度为重度损伤;
若θ大于第四设定值,则撞击后的构件的损伤程度为完全失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撞击后框架结构的性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构件为位于框架结构(g)中的底层柱,且底层柱为钢管混凝土型,第一设定值为0.0069,第二设定值为0.029,第三设定值为0.065,第四设定值为0.1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撞击后框架结构的性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θ小于等于第一设定值,则底层柱所在的框架结构(g)的性能完好;
若θ大于第一设定值而小于等于第二设定值,则底层柱所在的框架结构(g)的性能基本完好;
若θ大于第二设定值而小于等于第三设定值,则底层柱所在的框架结构(g)的性能较差;
若θ大于第三设定值而小于等于第四设定值,则底层柱所在的框架结构(g)的性能很差;
若θ大于第四设定值,则底层柱所在的框架结构(g)可能发生连续倒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撞击后框架结构的性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性能评估方法用于检测框架结构(g)中的待检测底层柱(1)的损伤程度,检测步骤包括构建待检测底层柱(1)的底层柱有限元模型;构建待检测底层柱的底层柱有限元模型的具体步骤如下:
S01,构建底层柱模型(3),所述底层柱模型(3)的参数与待检测底层柱(1)的参数相匹配;
S02,给底层柱模型(3)施加约束,该约束与钢梁组件(2)施加给待检测底层柱(1)的约束相匹配,该钢梁组件(2)固定安装在待检测底层柱(1)的上端,框架结构(g)由底层柱和位于底层柱上方的支撑柱以及钢梁组件(2)构成,其中底层柱包括待检测底层柱(1);
S03,在施加约束的底层柱模型(3)上再施加力,该施加的力与框架结构(g)除去待检测底层柱(1)以外的部分施加给待检测底层柱(1)的力相匹配,获得底层柱有限元模型;
检测步骤还包括如下步骤:
S04,给底层柱有限元模型施加撞击力;
当该性能评价方法用于检测待检测底层柱(1)的损伤程度时,则将步骤S1~S3中的构件替换为施加撞击力之后的底层柱有限元模型,之后进行步骤S05;
S05,通过步骤S1~S3,获取底层柱有限元模型所在的底层柱模型(3)撞击之后的损伤程度,该损伤程度即为待检测底层柱(1)的损伤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377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香叶防癌抗癌保健茶饮散
- 下一篇:一种道路纵缝处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