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可移动平台的天穹可见度观测仪器及其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14029.9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7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健;曹畅;卢阳;秦志昊;徐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科莱气象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W1/00 | 分类号: | G01W1/00;G01S19/47;H04N5/232;H04N5/225;H04N7/18;G06K9/00;G06K9/32;G06K9/46;G06K9/62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王瑞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移动 平台 天穹 可见度 观测 仪器 及其 测量方法 | ||
1.一种基于可移动平台的天穹可见度观测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部开设有圆孔,外壳内设置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上连接有:
超广角镜头,朝向圆孔设置,用于采集指定采样点天穹图像信息;
GPS模块,用于定点启动超广角镜头进行拍摄,同时记录采样点经纬度定位信息;
IMU模块,在超广角镜头的拍摄过程中,提供姿态补充数据;
CMOS模块,用于对超广角镜头采集的图像信息进行成像;
电源模块,用于为整个观测仪器供电;
蓝牙模块,用于连接外部遥控设备或数据显示设备;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各模块的启停和运行,并处理、存储、传输超广角镜头所采集的天穹图像信息数据;
触控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控制模块处理后的天穹数据信息,并操控控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可移动平台的天穹可见度观测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内设置有防护超广角镜头的玻璃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可移动平台的天穹可见度观测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置有上盖,所述圆孔设置在上盖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可移动平台的天穹可见度观测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采用由ABS材料制成的防辐射外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可移动平台的天穹可见度观测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采用树莓派微型计算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可移动平台的天穹可见度观测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广角镜头采用210度超超广角镜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可移动平台的天穹可见度观测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在移动工具上的螺口,螺口上螺纹连接有吸盘。
8.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观测仪器观测天穹可见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所述观测仪器安装于移动工具上进行移动拍摄;启动电源模块,控制模块自动进入IMU初始化和GPS搜星定位;
S2,初始化后,利用触控显示模块或者外部遥控设备对控制模块下达指令,设定拍摄点,开始天穹图像信息的采集工作;
S3,当GPS模块检测到输送观测仪器到达指定拍摄点后,由GPS模块定位系统给出触发条件,CMOS模块进行成像工作,同时由IMU给出姿态补偿数据;
S4,完成拍摄后,GPS模块的位置信息、CMOS模块的成像数据和IMU模块的姿态补偿数据传送至控制模块进行进一步的运算;由IMU模块对原始获得的210度超广角镜头数据截取地面铅垂线的180度半球数据,并且通过相片内DN值统计频数来区别亮区、暗区,描绘出具体轮廓,计算出天穹可见度;
S5,控制模块计算出天穹可见度后,进行数据的归类存储,然后通过蓝牙模块将数据传输给外部数据显示设备或在触控显示模块中显示;
S6,重复S3、S4、S5的步骤,获得更加精准的天穹可见度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科莱气象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科莱气象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402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