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充电机、供电系统和工程机械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14715.6 | 申请日: | 2020-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0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孙亮;曹书苾;李晓海;罗凯;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20 | 分类号: | B60L53/20;B60L53/62;B60L53/6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肖冰滨;王晓晓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充电机 供电系统 工程机械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充电机、一种供电系统和一种工程机械,属于供电系统领域。所述车载充电机包括:控制模块和功率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响应于充电开启信号,获取动力电池系统的充电功率参数值和人机交互单元的电源设定功率参数值;计算车载充电机用于满足车载充电机本体温度允许的第二输入功率参数值;将所述动力电池系统的充电功率参数值,转换成车载充电装置的第一输入功率参数值;将所述电源设定功率参数值、所述第一输入功率参数值和第二输入功率参数值中的最小值,作为输入功率上限值,控制车载充电机中的功率模块的输入功率。本发明控制充电机的输入电流,将输出交流充电电源的功率限制在安全范围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电系统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载充电机、一种供电系统和一种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机械(如起重机、泵车、挖掘机)流动工作,各作业现场提供的交流电源输出功率无法统一,且少有满足国标要求的交流充电桩与充电机之间进行通信来限定充电功率。工程机械上的车载充电机为提高充电速度,会根据工程机械的电池系统的充电需求和车载充电机的状况,经判断以能达到的车载充电机允许最大输入电流I2进行充电。现场交流电源输出额定电流I1小于车载充电机允许电流I2时,容易造成现场交流电源过载导致电源频繁跳闸甚至损坏,最终导致充车载充电机停止工作和用电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充电机、一种供电系统和一种工程机械,解决车载充电机输出功率超过作业现场电源的过载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充电机,所述车载充电机包括:控制模块和功率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响应于充电开启信号,获取动力电池系统的充电功率参数值并将其转换成所述车载充电机的第一输入功率参数值,以及获取电源设定功率参数值;
计算所述车载充电机用于满足车载充电机本体温度允许的第二输入功率参数值;
将所述电源设定功率参数值、所述第一输入功率参数值和所述第二输入功率参数值中的最小值作为输入功率上限值,控制所述功率模块的输入功率。
可选的,所述充电功率参数值、电源设定功率参数值、第一输入功率参数值、第二输入功率参数值均包括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电流值、电压值和功率值。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供电系统,所述供电系统包括:车载充电机、人机交互单元和动力电池系统;所述车载充电机连接所述人机交互单元和所述动力电池系统;
所述动力电池系统用于响应于充电开启信号,发送所述动力电池系统的充电功率参数值;
所述人机交互单元用于发送电源设定功率参数值;
所述车载充电机包括控制模块和功率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响应于充电开启信号,获取动力电池系统的充电功率参数值并将其转换成所述车载充电机的第一输入功率参数值,以及获取电源设定功率参数值;计算所述车载充电装置用于作业系统所需的第二输入功率参数值;将所述电源设定功率参数值、所述第一输入功率参数值和所述第二输入功率参数值中的最小值作为输入功率上限值,控制所述功率模块的输入功率。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充电开启信号,向所述人机交互单元发送激活信号;
所述人机交互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激活信号后,通过显示所述电源设定功率参数值的输入界面获取所述电源设定功率参数值,然后发送所述电源设定功率参数值。
可选的,所述人机交互单元还用于,响应于停止充电信号,将所述电源设定功率参数值设置为缺省值。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预设时间内确定未获取到所述电源设定功率参数值时,发出报警信号。
可选的,所述车载充电机与所述人机交互单元通信连接,所述人机交互单元用于显示所述车载充电机的充电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47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