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油井光电检测的复合缆及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14906.2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06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于志刚;胡振超;宋立志;辛小军;廖茂林;宋文江;何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法渤海地质服务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R13/631;H01R13/52;H01R13/502;G02B6/38;H01B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赵浩竹 |
地址: | 524057***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油井 光电 检测 复合 连接器 | ||
本发明公开公开了一种用于油井光电检测的复合缆及连接器,所述的复合缆包括圆形铠装潜油泵电缆和钢管光纤,所述的钢管光纤贴合圆形铠装潜油泵电缆外壁固定,所述的钢带外层设置有铠装外壳。连接器,包括公头和母头,所述的公头包括公头外壳和第一橡胶座,所述的公头外壳活动套接在第一橡胶座上,所述的母头包括母头外壳和第二橡胶座,所述的母头外壳与第二橡胶座固定连接,连接时所述的母头外壳套接在公头外壳内。本发明油井监测中如何将潜油泵电缆同光纤一起放入井下的难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连接器解决了在恶劣环境下光纤无法对接的难题,简化了操作难度,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及连接器,具体为一种用于油井光电检测的复合缆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井下监测的主要问题是在每年花费大量的油藏测试作业费用的情况下,还无法保证油藏动态监测数据的及时获取,需要对井下监测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现利用光纤特点,通过光信号传输实现全井筒的实时多点监测,与此同时实现电潜泵的供电。但现阶段下,市场上并未有类似成品。
为解决同时供电和利用光纤传输信号的功能,需要一种新的复合缆结构,来满足现场的现实需求。可以在给潜油泵供电的同时,利用光纤测量并且传递井下参数。同时在现阶段下,现场一般使用光纤熔接器实现光纤对接,这种方法需要专业人士现场操作,而且针对光电复合缆的复杂对接,现场实现方案太少,成本非常高,并且这些方案基本不适应于井下恶劣环境,尤其是在对接处的密封问题上,这些对接方案基本不适合井下使用。因此需要针对该光电复合缆设计一种对接器。
因此,需要发明一种将电潜泵电缆和光纤结合的复合缆及完成复合缆对接的连接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将电潜泵电缆和光纤结合的复合缆及完成复合缆对接的连接器。
本发明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油井光电检测的复合缆,所述的复合缆包括圆形铠装潜油泵电缆和钢管光纤,所述的钢管光纤贴合圆形铠装潜油泵电缆外壁固定,所述的钢带外层设置有铠装外壳。
进一步的,所述的钢管光纤通过钢带与圆形铠装潜油泵电缆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钢管光纤包括无缝钢管和光纤束,所述的光纤束通过填充物固定在无缝钢管内。
优选的,所述的填充物为环氧树脂,所述的无缝钢管内外壁涂设有硅铜涂敷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光纤束分为两组,每组光纤都含有不同型号的种光纤。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上述复合缆的对接连接器,包括公头和母头,所述的公头包括公头外壳和第一橡胶座,所述的公头外壳活动套接在第一橡胶座上,所述的母头包括母头外壳和第二橡胶座,所述的母头外壳与第二橡胶座固定连接,连接时所述的母头外壳套接在公头外壳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公头外壳与母头外壳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公头外壳与第一橡胶座之间设置有密封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的母头外壳外壁设置有按压密封装置,所述的按压密封装置紧靠母头外壳上的挡板放置,用于密封公头外壳和母头外壳。
进一步的,所述的按压密封装置包括外檐和筒身,所述的外檐和筒身内设置有匹配的弹性金属骨架。
优选的,所述的外檐和筒身一体成型,外檐和筒身的夹角为6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复合缆通过圆形铠装潜油泵电缆和钢管光纤结构,电缆为电潜泵供电,光纤为井下参数传递提供路径,该复合缆为油井监测中如何将潜油泵电缆同光纤一起放入井下的难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法渤海地质服务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未经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法渤海地质服务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49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