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用型双波段相控阵天线阵面的吊具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15388.6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8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超;陈君;严金根;宫乙帅;罗安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船用电子仪器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6C1/16 | 分类号: | B66C1/16;B66C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封睿 |
地址: | 225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用型 波段 相控阵 天线阵 结构 | ||
1.通用型双波段相控阵天线阵面的吊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四组合吊带(1)、上框架(2)、连接吊带(3)、底部框架(4),其中:
所述四组合吊带(1)由一个母吊环(1-1)、两个子吊环(1-2)、四条第一吊带(1-3)、四个第一卸扣(1-4)组成,四条第一吊带(1-3)两两连在两个子吊环(1-2)上,第一吊带(1-3)另一端连接第一卸扣(1-4);
所述上框架(2)由两条第一主吊纵梁(2-1)、两条第一连接横梁(2-2)、四个第一挂耳(2-3)、四个第一封板(2-4)组成,在第一连接横梁(2-2)两端焊接第一封板(2-4),第一封板(2-4)上设置螺纹孔,在第一主吊纵梁(2-1)两端设置通孔,配合螺栓将两条第一主吊纵梁(2-1)、两条第一连接横梁(2-2)拼接成“口”字形结构;第一挂耳(2-3)焊接在第一主吊纵梁(2-1)两端,第一挂耳(2-3)上下两端均设置通孔,分别与第一吊带(1)上的第一卸扣(1-4)以及连接吊带(3)上的第二卸扣(3-2)相连;
所述连接吊带(3)为四条,每条连接吊带(3)由一条吊带本体(3-1)和两个第二卸扣(3-2)组成,两个第二卸扣(3-2)分别附在吊带本体(3-1)两端,分别与上框架(2)的第一挂耳(2-3)以及底部框架(4)的第二挂耳(4-5)相连,通过连接吊带(3)将上框架(2)和底部框架(4)连接在一起;
所述底部框架(4)由两条第二主吊纵梁(4-1)、两条第二连接横梁(4-2)、两条主支撑梁(4-3)组成,在第二连接横梁(4-2)两端焊有第二封板,第二封板上设置螺纹孔,在第二主吊纵梁(4-1)两端设置通孔,配合螺栓将两条第二主吊纵梁(4-1)与两条第二连接横梁(4-2)拼接成“口”字形结构;主支撑梁(4-3)两端焊接安装块(4-4),安装块(4-4)上设置螺纹孔,第二主吊纵梁(4-1)在与安装块(4-4)接触位置相应设置通孔,配合螺栓将主支撑梁(4-3)架装在第二主吊纵梁(4-1)上;第二挂耳(4-5)焊接在第二主吊纵梁(4-1)两端,上端设置通孔,与连接吊带(3)的第二卸扣(3-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双波段相控阵天线阵面的吊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耳(2-3)和第二挂耳(4-5)经过折弯处理,以减小剪切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双波段相控阵天线阵面的吊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2)的第一主吊纵梁(2-1)和底部框架(4)的第二主吊纵梁(4-1)长度一致,且互相平行;所述上框架(2)的第一连接横梁(2-2)和底部框架(4)的第二连接横梁(4-2)长度一致,且互相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用型双波段相控阵天线阵面的吊具结构,其特征在于,主吊纵梁和连接横梁的长度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双波段相控阵天线阵面的吊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4)的主支撑梁(4-3)上焊接有一系列安装凸台结构,安装凸台上设置通孔,根据相控阵天线阵面的安装尺寸选择相应安装凸台,通过螺栓将相控阵天线阵面固定相应安装凸台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双波段相控阵天线阵面的吊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4)的第二主吊纵梁(4-1)上设置有一系列通孔,根据相控阵天线阵面的宽度尺寸调整主支撑梁(4-3)在主吊纵梁(4-1)上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双波段相控阵天线阵面的吊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2)的第一连接横梁(2-2)和底部框架(4)的第二连接横梁(4-2)采用标准型材,内部焊接加强肋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双波段相控阵天线阵面的吊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4)的第二主吊纵梁(4-1)与第二挂耳(4-5)连接处焊有加强三角形筋板(4-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船用电子仪器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未经扬州船用电子仪器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538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空间紧配合的静力拆卸工具
- 下一篇:断手接活概率解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