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制品退火炉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15703.5 | 申请日: | 2020-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8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方为节能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5/06 | 分类号: | C03B2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杨克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制品 退火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制品退火炉,包括外壳、底座、传送带和承纳板,所述传送带用于传送承纳板,且传送带位于外壳的侧面,所述外壳固定连接于底座的上方;所述外壳的侧面设置有驱动机构,当所述承纳板接近外壳时,安装于驱动轮上的拨动杆会恰好将封口板拨动至推动位上,并在后续的传送带和封口板的传送作用下顺利将承纳板推进到外壳内,即使得本设计在送料阶段,封口板转动并打开通道,在退火阶段,封口板转动并封闭通道;和现有技术相比较,通过一次驱动即可完成退火炉的保温和送料两个目的,使得本设计的保温退火效率大大得到了提高,且,没有送料通道的持续散热,更能节省退火炉所消耗的能量,提高了退火炉的退火保温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制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玻璃制品退火炉。
背景技术
退火是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指的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细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准确的说,退火是一种对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
目前,在玻璃制品进行退火处理时,其退火炉的两侧为了提供进出玻璃制品的通道,均未在通道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设置有密闭挡板,因此,在进行玻璃制品的退火时,退火炉内的热量容易从通道口处散出,造成退火炉的退火保温的效果不佳。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提高退火炉保温效果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制品退火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玻璃制品退火炉,包括外壳、底座、传送带和用于承载玻璃制品的承纳板,所述传送带用于传送承纳板,且传送带位于外壳的侧面,所述外壳固定连接于底座的上方;所述外壳的侧面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轮、拨动杆、封口板和传送链,所述外壳上开设有通道,通道的输入端转动连接有封口板,且所述封口板的侧面设置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拨动封口板转动的拨动杆;所述驱动轮的侧面还设置有内齿轮,所述内齿轮内转动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侧面转动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内齿轮通过传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传动,所述内齿轮和从动齿轮同轴转动连接;所述从动齿轮的上方设置有传送链,所述从动齿轮和传送链啮合传动,且所述传送链的侧面还安装有受传送链带动的传送带;所述封口板包括多个叶片,当其中一个叶片和外壳的侧壁位于同一平面上时,所述封口板和外壳的侧壁贴合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上转动连接有多个转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承纳板的侧面通过斜面倒角连接有挡板,且所述挡板固定连接于承纳板靠近驱动机构的一侧;所述封口板的扇叶上还固定连接有斜面板,所述斜面板和斜面倒角滑动配合。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的侧面还设置有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倒钩,所述底座上穿设有伸缩块,并通过第三弹簧和伸缩块弹性连接,所述伸缩块通过第一弹簧弹性连接有倒钩,所述承纳板上开设有和倒钩卡合配合的卡槽;所述倒钩通过连接绳和第一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的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传动;且所述第二齿轮为不完全齿轮;所述伸缩块上还粘接有磁吸片;所述出料机构和驱动机构关于外壳对称设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上还铰接有落封板,且所述落封板通过第二弹簧和外壳弹性连接;所述落封板设置于靠近出料机构的一侧。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的上方还设置有进风嘴,所述进风嘴的下方交错设置有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内部均开设有冷凝管。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内还固定连接有转环,且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均沿着对应的转环的侧壁和外壳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方为节能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省方为节能建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57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