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顽固性神经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酊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15740.6 | 申请日: | 2020-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9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钱霞;李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市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708 | 分类号: | A61K36/708;A61K36/83;A61K36/8967;A61P17/00;A61P25/00;A61K35/64;A61K31/045;A61K31/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8***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顽固性 神经性皮炎 中药 组合 酊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顽固性神经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酊剂及其制备方法,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狼毒45‑55份,苦参36‑44份,大黄36‑44份,冰片22‑28份,斑蝥全虫11‑13份,水杨酸45‑55份,薄荷脑3‑5份;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酊剂、软膏剂、硬膏剂、凝胶剂或贴剂;中药组合物酊剂还包括75%乙醇,中药组合物浸泡在75%乙醇中。发明的有益效果:组方新颖,制备方便易于实现,治疗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脱厚痂、止痒、消炎功效,患部搽药后感觉清凉舒适,解除顽固性神经性皮炎患者的痛苦,弥补了激素类外用搽剂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顽固性神经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酊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一种以阵发性皮肤瘙痒和皮肤苔藓化为特征的慢性皮肤功能性障碍疾病,重症者丘疹成片,肥厚,苔藓样变,十分痛苦。症状时轻时重,治愈后容易复发。
目前,顽固性神经性皮炎西药治疗一般采用抗组胺药物静脉及局部封闭治疗,主要依赖于4种类别的药物,分别是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组胺剂和保湿润肤剂,一般选用一种或多种药物配合或者交替使用,外用则多采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西药治疗湿疹见效快,但其缺点是治疗不彻底,容易复发,副作用较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顽固性神经性皮炎的的中药组合物、酊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组方新颖,制备方便易于实现,治疗效果明显,具有很好的止痒、消炎、脱痂功效,治疗彻底,不易复发,副作用小。
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顽固性神经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的原料药:狼毒,斑蝥全虫,苦参,大黄,冰片,水杨酸,薄荷脑。
其中,狼毒,具有散结、杀虫功效,外用于皮肤瘙痒、皮癣等,其化学成份中含有没食子酸及其衍生物,现状药效学研究表明,没食子酸具有抗炎性、抗突变、抗肿瘤作用,可抑制肥大细胞瘤的转移,同时还有良好的抗菌、抗病毒作用;
斑蝥全虫,斑蝥大毒、味辛、性热,具有破血逐瘀、散结、消腐、攻毒、蚀疮功效,外用多适于顽癣、赘疣、恶疮、死肌等,其化学成份主要为斑蝥素及衍生物,斑蝥素对皮肤粘膜有较强烈的刺激作用,能引起局部发赤和起泡,但其对组织的穿透力较小,不涉及皮肤深层,形成的水泡很快痊愈而不留疤痕,由于斑蝥素在发泡时能刺激巨噬细胞大量产生,故利用此特性治疗多种疾病。
苦参,味苦性寒,外用杀虫、止痒,治疗湿疹、湿疮、疥癣、麻风等症;苦参素有抗HBV和HCV作用;碱有抑制肝癌细胞株增殖和对其直接杀伤作用;苦参乙酸乙酯提取物有抑制动植物病原菌作用;苦参生物碱有体外抑菌、抑病毒和诱生干扰素作用;
大黄,性味苦寒,功效为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外用可治疮疡肿毒等病症。
冰片,性味、辛苦、凉,外用于疮病肿痛,溃后不敛,具有清热解毒,防腐生肌作用。
水杨酸,具有杀菌、消炎、祛角质作用,为化学类外用药的常用组份。
薄荷脑,医药上用作刺激药,作用于皮肤或粘膜,有清凉止痒作用。
组方充分考虑到各组份的药效学特点,采用了有散结、抗菌作用的狼毒和味苦性寒能杀虫止痒的苦参以及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的大黄,利用斑蝥素的细胞毒性及起泡特点,结合水杨酸的祛角质、消炎特性,能够充分地除去顽固性神经性皮炎的厚痂,且又较好地控制了斑素的浓度,较小了刺激程度,辅以清凉止痒作用的薄荷脑,患部搽药后感觉清凉舒适。
所用药物具有良好的抑制和祛除皮肤苔藓化的功效,同时兼具有止痒、消炎、祛瘀、解毒等功效,诸药相用,直达病变部位,可充分发挥疗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市第一医院,未经南昌市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57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