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织面料验布设备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16042.8 | 申请日: | 2020-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1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比达尔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G01N3/56;G01N15/08;G01N21/59;G01N3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面料 布设 工艺 | ||
一种纺织面料验布设备及工艺,设备上的进料组件、验布台和收料组件按验布流程依次设置在操作桌上;拉紧组件设置在验布台的进料端和出料端上;吸附板、感光板和感风板按验布流程依次设置在验布台上;升降架位于验布台的正上方;摄像头位于升降架的进料端和出料端;标记组件设置在升降架的进料端上;摩擦模拟组件、光源和风机设置在升降架上。本发明中拉紧组件对堆叠的布料进行吸附和拉扯,保证了验布的准确性;设置摩擦模拟组件与光源、风机配合,有效检测出布料的耐磨性、透光性和透气性;设置标记组件和摄像头配合,实现检验的针对性和重现性;本发明中的验布工艺操作简单,智能性强,减轻了工人劳动量,提高了检验的多样性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检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织面料验布设备及工艺。
背景技术
在纺织面料产品的生产中,当一个工序加工完成需要对面料进行质量检测,它生产的重要环节,大部分企业采用的方式是通过工人用眼睛观察完成,缺少直观检测数据,检测的结果也不准确,参考价值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纺织面料验布设备及工艺。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纺织面料验布设备及工艺,本发明中拉紧组件对堆叠的布料进行吸附和拉扯,保证了验布的准确性;设置摩擦模拟组件与光源、风机配合,有效检测出布料的耐磨性、透光性和透气性;设置标记组件和摄像头配合,实现检验的针对性和重现性;本发明中的验布工艺操作简单,智能性强,减轻了工人劳动量,提高了检验的多样性和准确性。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纺织面料验布设备,包括操作桌、进料组件、收料组件、验布台、拉紧组件、负压泵、吸附板、感光板、感风板、升降架、标记组件、摄像头、摩擦模拟组件、光源、风机和控制器;进料组件、验布台和收料组件按验布流程依次设置在操作桌上;拉紧组件设置两组,两组拉紧组件分别设置在验布台的进料端和出料端上,且与负压泵连通;吸附板、感光板和感风板按验布流程依次设置在验布台上,且位于两组拉紧组件之间;操作桌上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位于验布台的一侧;升降架设置在安装架上,且位于验布台的正上方;摄像头设置两组,两组摄像头分别位于升降架的进料端和出料端;标记组件设置在升降架的进料端上;摩擦模拟组件、光源和风机设置在升降架上,且与下方的吸附板、感光板和感风板位置一一对应;拉紧组件包括转动件和吸气管;转动件设置两组,每组转动件包括辊筒、第一驱动电机和控气头;控气头包括密封板、推动件、限位板、导向杆和弹性件;通过第一驱动电机传动的辊筒转动设置在验布台上,且两组辊筒均朝向验布台的外侧转动,每组辊筒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导向杆设置在第一通孔的外围,且一端连接辊筒的内壁,另一端连接限位板;密封板滑动连接导向杆;弹性件设置在限位板和密封板之间;推动件的一端连接密封板,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且延伸至辊筒的外部;吸气管的出气端连通负压泵,进气端伸入辊筒,且与其密封转动连接;标记组件包括安装座、标记笔、升降板、第一丝杠和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座设置在升降架上;标记笔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安装座;升降板设置在标记笔的上端;通过第二驱动电机传动的第一丝杠上端螺纹连接升降板,下端转动连接安装座;摩擦模拟组件包括第三驱动电机、安装罩、第二丝杠、移动件、摩擦珠、调节板、刮动件和调节件;通过第三驱动电机传动的第二丝杠沿输料垂直方向转动设置在升降架上;移动件的上端螺纹连接第二丝杠,下端连接安装罩;安装罩的下端设置第二通孔;摩擦珠设置在安装罩的下端;上下移动的调节板设置在安装罩的内部;刮动件设置在调节板的下端,且与第二通孔一一对应设置;与调节板配合的调节件设置在安装罩的外部。
优选的,转动件还包括传动带;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操作桌上;传动带的上端套接辊筒,下端套接第一驱动电机的主轴。
优选的,升降架的上端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上端连接安装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比达尔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比达尔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60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控制的零件表面喷涂系统
- 下一篇:一种IC卡读数智能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