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覆盆子酮的工业化发酵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16680.X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14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邢晨光;赵希景;苗杨利;洪英;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欧米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7/26 | 分类号: | C12P7/26;C12N1/20;C12N1/16;C12R1/04;C12R1/07;C12R1/85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姜谧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覆盆子 工业化 发酵 生产 方法 | ||
1.一种覆盆子酮的工业化发酵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以天然对香豆酸为原料,在放线菌Actinomycetes sp.OMK-74代谢下生成对羟基苯甲醛;
(2)以步骤(1)所得的对羟基苯甲醛与丙酮为原料,在芽胞杆菌Bacillus sp.OMK-75代谢下生成4-羟基苄叉丙酮;
(3)以步骤(2)所得的4-羟基苄叉丙酮为原料,在酵母菌Saccharomyces sp.OMK-76代谢下还原生成所述覆盆子酮;
放线菌Actinomycetes sp.OMK-74于2020年10月16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0584;芽胞杆菌Bacillus sp.OMK-75于2020年10月16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0585;酵母菌Saccharomycessp.OMK-76于2020年10月16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058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化发酵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
A、取甘油冷藏的放线菌Actinomycetes sp.OMK-74进行平板划线,所得平板置于36-37℃培养至克隆子饱满;
B、从上述克隆子中挑取单克隆子接种于第一种子培养基中,于36-37℃、180-220rpm摇床培养或280-320rpm通风搅拌培养20-25h,获得第一种子培养液;
C、将上述第一种子培养液以8-12%的接种量接种于第一发酵培养基中,于36-37℃、pH=7.0-7.5的条件下发酵培养12-16h至分光光度计测定OD600不再增加时,一次性或分批流加对香豆酸至终浓度为48-52g/L,再继续培养至底物反应完全或不再继续反应时,然后经纯化,获得所述对羟基苯甲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化发酵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种子培养基的配方如下表所示:
其中溶剂为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化发酵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酵培养基的配方如下表所示:
其中溶剂为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化发酵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
A、取甘油冷藏的芽胞杆菌Bacillus sp.OMK-75进行平板划线,所得平板置于29-30℃培养至克隆子饱满;
B、从上述克隆子中挑取单克隆子接种于第二种子培养基中,于29-30℃、180-220rpm摇床培养或380-420rpm通风搅拌培养20-25h,获得第二种子培养液;
C、将上述第二种子培养液以8-12%的接种量接种于第二发酵培养基中,于34-35℃、pH=6.5-7.0的条件下发酵培养8-12h至分光光度计测定OD600不再增加时,一次性添加对羟基苯甲醛和丙酮分别至终浓度为38-42g/L和100-150g/L,再继续培养至底物反应完全或不再继续反应时,然后经纯化,获得所述对羟基苄叉丙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业化发酵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种子培养基的配方如下表所示:
其中溶剂为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业化发酵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酵培养基的配方如下表所示:
其中溶剂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欧米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欧米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668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井下瓦斯通风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设备仓库管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