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水平向对称双伞面的水下耗能减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16725.3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1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刁钰城;李宏男;张健;杨礼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7/00 | 分类号: | E02B17/00;E04B1/98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水平 对称 双伞面 水下 耗能 减震 装置 | ||
1.一种具有水平向对称双伞面的水下耗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具有水平向对称双伞面的水下耗能减震装置包括活塞杆A(1)、活塞杆B(2)、阻尼缸体(3)、盖板(4)、活塞(5)、阻尼介质(6)、铰接装置A(7)、铰接装置B(8)、铰接装置C(9)、支杆固定装置(10)、支杆(11)以及方形叶片板(12);
所述耗能减震装置关于支杆固定装置(10)对称,其对称部分具有同样的结构;所述阻尼缸体(3)为一个空心长方体,其左右两端设置盖板(4);所述活塞杆A(1)一端连接外部结构,另一端穿过左侧盖板(4)与活塞(5)相连;所述活塞杆B(2)一端穿过右侧盖板(4)与活塞(5)相连,另一端与支杆固定装置(10)相连;所述活塞杆A(1)与活塞杆B(2)分别连接活塞(5)的两端;所述阻尼缸体(3)内充满阻尼介质(6),所述活塞(5)设置可供所述阻尼介质(6)流动的小孔;所述阻尼缸体(3)上下两个对称的侧面分别设置连接方形叶片板(12)的两个铰接装置C(9);所述支杆固定装置(10)上下两个对称的侧面分别设置两个连接支杆(11)的铰接装置A(7);所述方形叶片板(12)上均设置两个连接支杆(11)的铰接装置B(8);所述耗能减震装置共设置四根支杆(11),支杆(11)一端与铰接装置A(7)连接,另一端与铰接装置B(8)连接;所述支杆固定装置(10)设置铰接装置A(7)的两个侧面与阻尼缸体(3)设置铰接装置C(9)的两个侧面相互平行,为同一侧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水平向对称双伞面的水下耗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5)所设置的供阻尼介质(6)流动的小孔在活塞(5)上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水平向对称双伞面的水下耗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介质(6)为硅油或液压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水平向对称双伞面的水下耗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4)设置可供活塞杆通过的孔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水平向对称双伞面的水下耗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4)设置可供活塞杆通过的孔道。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具有水平向对称双伞面的水下耗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A(1)、活塞杆B(2)、阻尼缸体(3)、盖板(4)、活塞(5)、铰接装置A(7)、铰接装置B(8)、铰接装置C(9)、支杆固定装置(10)、支杆(11)以及方形叶片板(12)均采用碳素结构钢铸造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水平向对称双伞面的水下耗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A(1)、活塞杆B(2)、阻尼缸体(3)、盖板(4)、活塞(5)、铰接装置A(7)、铰接装置B(8)、铰接装置C(9)、支杆固定装置(10)、支杆(11)以及方形叶片板(12)均采用碳素结构钢铸造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水平向对称双伞面的水下耗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A(1)、活塞杆B(2)、阻尼缸体(3)、盖板(4)、活塞(5)、铰接装置A(7)、铰接装置B(8)、铰接装置C(9)、支杆固定装置(10)、支杆(11)以及方形叶片板(12)均采用碳素结构钢铸造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672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HLA的一个SNP检测试剂盒和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跳跃蛙型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