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聚苯醚树脂组合物及其制造的高频覆铜板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16777.0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8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包晓剑;顾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诺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1/12 | 分类号: | C08L71/12;C08L101/00;C08L87/00;C08K7/14;C08K7/10;C08K7/04;C08K13/04;B32B15/20;B32B17/02;B32B17/06;B32B27/04;B32B27/28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杨静 |
地址: | 2264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聚苯醚 树脂 组合 及其 制造 高频 铜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聚苯醚树脂组合物及其制造的高频覆铜板,属于改性聚苯醚树脂组合物技术领域,包括材料准备,制备聚苯醚树脂混合物,辅助增强材料的混合,充分混合,烘干、烘焙与烧结,铜箔涂覆和层压成型;通过对不同原料配比进行调整,同时采用不同原料比例制备的高频覆铜板进行检测,得出聚苯醚树脂、热塑性树脂、纤维性增强材料、填充剂、稳定剂、抗氧化剂、稀释剂为改性聚苯醚树脂组合物的最佳配比,同时通过改性聚苯醚树脂组合物制造高频覆铜板过程中采用烘干温度100℃、烘焙温200℃,烧结温度300℃为最佳温控,整个制备过程相对简单,具备实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改性聚苯醚树脂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改性聚苯醚树脂组合物及其制造的高频覆铜板。
背景技术
聚苯醚是本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高强度工程塑料,化学名称为聚2,6—二甲基—1,4—苯醚,简称PPO(Polyphenylene Oxide)或PPE(Polypheylene ether),又称为聚亚苯基氧化物或聚苯撑醚。聚氧二甲苯是便宜的耐高温塑胶中的之一种,但难以制造,而且抗冲击及耐热能力会随时间而降低。混合聚氧二甲苯和聚苯乙烯可以改善此一缺点。现有的改性聚苯醚树脂生产时很难满足其合理的涂覆在铜板上,同时生产工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性聚苯醚树脂组合物及其制造的高频覆铜板,具备生产工艺较为简单,具备实用效果的优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性聚苯醚树脂组合物,包括如下步骤:
S1:材料准备,准备适当比例的聚苯醚树脂、热塑性树脂 、纤维性增强材料 、填充剂 、稳定剂 、抗氧化剂、稀释剂、专门的铜箔和电子级玻璃布;
S2:制备聚苯醚树脂混合物,将适量的聚苯醚树脂、热塑性树脂混合物添加到混合机中,混合时间三分钟,再将填充剂按比例添加到混合机中,继续混合四分钟,待其混合均匀后,再向混合物中添加按比例的稀释剂,使其搅拌均匀,制成聚苯醚树脂混合物;
S3:辅助增强材料的混合,其中将纤维性增强材料与稳定剂按比例置于混合机中,混合搅拌十分钟,使其均匀,初步制备得到辅助增强材料混合物;
S4:充分混合,再将辅助增强材料混合物加入聚苯醚树脂混合物中,同时加入抗氧化剂,辅助增强材料混合物与聚苯醚树脂混合物的混合物为本发明的改性聚苯醚树脂组合物。
优选的,所述聚苯醚树脂混合物为酚醛树脂与聚己二酰己二胺的共聚物,聚苯醚树脂、热塑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任意组合。
优选的,所述纤维性增强材料为玻璃纤维、二氧化硅、氮化硼、氮化硅、玻璃纤维毡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
优选的,所述S4的混合过程中,在加入抗氧化剂前需保证混合物混合达到充分浸润,纤维性增强材料不出现沉降、分层现象。
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剂为二丁基羟基甲苯、丁基羟基茴香醚、乙酰甲胺磷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稀释剂为醋酸戊酯、苯二甲酸二辛酯、甲基异丁酮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稳定剂为六甲基磷酰三胺与马来酸二正丁基锡质量占比1:1的混合物。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改性聚苯醚树脂组合物制造的高频覆铜板,包括第一铜箔、浸胶布和第二铜箔,浸胶布经过改性聚苯醚树脂组合物浸胶玻璃布经烘干、烘焙、烧结制成,浸胶布布置在第一铜箔与第二铜箔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浸胶布的烘干、烘焙、烧结各个阶段的温度不同,其中,烘干阶段温度控制在75-120℃之间,烘焙阶段温度控制在160-230℃ 之间,烧结阶段烧结阶段温度控制在250-35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诺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诺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67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3D打印的硫醇-烯光固化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定位配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