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自修复的3D打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16910.2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8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哲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赛愽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1/02 | 分类号: | C08L71/02;C08L33/12;C08K13/02;C08K5/09;C08K3/34;C08K3/22;B33Y70/1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张佳文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修复 打印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自修复的3D打印材料,按质量份计包括:纳米羟基硅酸盐粉末2~7份;纳米复合氧化金属粉末3~6份;纳米复合二氧化锆粉末20~30份;增强粉末10~20份;粘接剂41~43份;分散剂1~3份;分散介质20~40份。一种3D打印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在温度为70~76°C下,将纳米羟基硅酸盐粉末、纳米复合氧化金属粉末、纳米复合二氧化锆粉末、增强粉末、粘接剂、分散剂、分散介质混炼均匀,得到3D打印材料。打印出来的产品再出现轻微磨损的时候,可以进行自我修复,修复之后的保护层具有高硬度、不易磨损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自修复的3D打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实现了从平面图到实体的飞跃,以其为代表的一系列数字化应用技术甚至被称作第三次工业革命。
目前3D打印技术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通过金属粉末打印出来的零件,如果出现了一些轻微的摩擦划痕可能就造成了零件的报废,为此,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研发这种打印材料,可以在其出现轻微摩擦和划痕的情况下可以自我修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自修复的3D打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以往打印材料打印出来的产品出现摩擦划痕不会自我修复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自修复的3D打印材料,按质量份计包括:
纳米羟基硅酸盐粉末 2~7份
纳米复合氧化金属粉末 3~6份
纳米复合二氧化锆粉末 20~30份
增强粉末 10~20份
粘接剂 41~43份
分散剂 1~3份
分散介质 20~40份。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羟基硅酸盐粉末采用绿泥石、蛇纹石、滑石、砷硅锰矿的矿石粉末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复合氧化金属粉末为纳米氧化镍、纳米氧化锡、纳米氧化锌中任意两种或三种的混合物,其平均颗粒度小于100纳米。
进一步的,所述的分散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钙、油酸钾、十二羟基硬脂酸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乙二醇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所述的分散介质为基础润滑油500SN。
进一步的,所述按质量份计:包括
65~75份聚乙二醇、5~10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6~8份硬脂酸以及3~5份丙烯酸脂。
另一方面:
一种制备上述的3D打印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在温度为70~76°C下,将纳米羟基硅酸盐粉末、纳米复合氧化金属粉末、纳米复合二氧化锆粉末、增强粉末、粘接剂、分散剂、分散介质混炼均匀,得到3D打印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提供一种可自修复的3D打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打印出来的产品再出现轻微磨损的时候,可以进行自我修复,修复之后的保护层具有高硬度、不易磨损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可自修复的3D打印材料,按质量份计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赛愽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赛愽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69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存储级内存及其磨损均衡方法
- 下一篇:一种病案版式文档传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