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毒环保PE水管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17656.8 | 申请日: | 2020-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1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烨雄;王刘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升瑞通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51/04;C08K13/02;C08K5/098;C08K3/26;C08K5/134;C08K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22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毒 环保 pe 水管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塑料制品的领域,尤其是涉及无毒环保PE水管及其生产方法,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乙烯80‑100份、偶联剂1‑2份、抗冲改性剂5‑10份、润滑剂1‑3份、稳定剂1‑2份、填充剂3‑6份以及抗氧化剂1‑3份。本申请具有使PE管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同时降低PE塑料水管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的含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塑料制品的领域,尤其是涉及无毒环保PE水管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乙烯(简称PE)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聚乙烯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100~-70℃),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不耐具有氧化性质的酸)。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电绝缘性优良。
一般情况下,使用PE塑料材质的管道作为输水管道时,为保障水源的安全性,PE塑料中一般不添加交联剂等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而不添加交联剂的PE塑料水管的抗冲击性能通常较差,管道受到外部或者内部的冲击力较大时容易破裂,进而导致其使用范围较小。因此,如何使PE水管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同时尽可能降低PE塑料水管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的含量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使PE塑料水管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同时尽可能降低PE塑料水管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的含量,本申请提供无毒环保PE水管及其生产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无毒环保PE水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无毒环保PE水管,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乙烯80-100份、偶联剂1-2份、抗冲改性剂5-10份、润滑剂1-3份、稳定剂1-2份、填充剂3-6份以及抗氧化剂1-3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E水管以聚乙烯为基材,添加偶联剂提高聚乙烯基材之间以及基材与填充剂之间的结合程度,提高PE塑料的强度、抗拉伸性能等;添加抗冲改性剂用以提高PE塑料的抗冲击性能,使其在受到较大冲击力时不易破损,提高PE水管使用的稳定性;添加润滑剂用以降低PE塑料的粘度和流动性,从而便于塑料的熔融以及挤塑成型加工;添加稳定剂提高PE塑料的化学稳定性;添加填充剂用以降低聚乙烯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地同时不易影响PE塑料的物理性能;而抗氧化剂用以提高PE塑料的抗氧化性能;通过上述各组分的配合,使PE塑料水管的强度、韧性、抗冲击性能、抗拉伸性能、耐腐蚀性能、防水性能、抗氧化性能等各项性能得以增强,同时各组分在添加时均选用无毒材料,能够有效地降低PE水管中对人体以及自然环境有害的物质的含量,使制得的PE水管具有无毒环保的优点。
优选的,所述聚乙烯由重量比为(1-3):(1-2)的高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混合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乙烯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混合而成,使PE水管具有较好的硬度和耐磨性能,同时又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延伸性,使PE水管的综合性能良好,不易过刚又不过于柔软,提高PE水管使用时的稳定性,且均为无毒材料,制得的PE水管具有无毒环保的优点。
优选的,所述偶联剂为单烷氧基钛酸酯偶联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单烷氧基钛酸酯偶联剂作为偶联剂,改善填充剂的分散度,提高填充剂与聚乙烯的结合力,进而提高PE塑料的强度、抗拉伸性能等。
优选的,所述抗冲改性剂为MBS抗冲改性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MBS抗冲改性剂作为塑料抗冲改性剂,有效改善PE塑料水管的抗冲击性能,使其承受冲击的能力得以增强。
优选的,所述润滑剂为聚乙烯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聚乙烯蜡作为润滑剂,提高各组分添加剂在聚乙烯基材中的分散性,改善PE塑料熔融后的粘附性,从而便于后续的挤塑成型,同时其为无毒材料,制得的PE水管具有无毒环保的优点。
优选的,所述稳定剂为硬脂酸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升瑞通管业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升瑞通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76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