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耦合火电机组发电储能调峰联合系统及运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17852.5 | 申请日: | 2020-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3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姬海民;徐党旗;周飞;董方奇;李文锋;申冀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H02J3/38;H02J3/4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耦合 火电 机组 发电 储能调峰 联合 系统 运行 方法 | ||
1.新能源耦合火电机组发电储能调峰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1)、风力发电装置(4)、锂电池(7)、电站锅炉(11)、高压透平(12)、低压透平(13)、发电机(14)、低温加热器(17)、高温加热器(18)和电网(21);太阳能发电装置(1)分两路,一路与锂电池(7)连通,另一路与电网(21)连通;风力发电装置(4)分两路,一路与锂电池(7)连通,另一路与电网(21)连通;电站锅炉(11)出口依次连通高压透平(12)和低压透平(13),低压透平(13)出口依次连通低温加热器(17)和高温加热器(18);发电机(14)连接低压透平(13);发电机(14)输出端分两路,一路连通电网(21),另一路连通锂电池(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耦合火电机组发电储能调峰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低温加热器(17)和高温加热器(18)回路上并联有电级加热装置(10),电级加热装置(10)与低温加热器(17)和高温加热器(18)之间分别设置有闸阀(26)和闸阀(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耦合火电机组发电储能调峰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锂电池(7)与电级加热装置(10)连通,中间布置第三控制开关(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耦合火电机组发电储能调峰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太阳能发电装置(1)与锂电池(7)之间布置第一逆变器(2)和第一控制开关(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耦合火电机组发电储能调峰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风力发电装置(4)与锂电池(7)之间布置第二逆变器(5)和第二控制开关(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耦合火电机组发电储能调峰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低压透平(13)出口和低温加热器(17)之间依次连通凝集器(15)和循环泵(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耦合火电机组发电储能调峰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发电机(14)和锂电池(7)之间布置第四逆变器(19)和第四控制开关(20);锂电池(7)与电网(21)连通,中间设置第三逆变器(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耦合火电机组发电储能调峰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高压透平(12)连通高温加热器(18),低压透平(13)连通低温加热器(17);低温加热器(17)入口处,高温加热器(18)出口处,高压透平(12)和高温加热器(18)之间,以及低压透平(13)和低温加热器(17)之间均设置有闸阀。
9.新能源耦合火电机组发电储能调峰联合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新能源耦合火电机组发电储能调峰联合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当风力发电装置或者太阳能发电装置充足稳定的情况下,方案一:发电所有容量直接送入到电网(21)中,供用户使用;方案二:部分电量通过第一逆变器(2)及第二逆变器(5)输入到锂电池(7)中进行储能;
当风力发电装置或者太阳能发电装置在间歇性不稳定的情况下,该时段的发电量同样通过第一逆变器(2)及第二逆变器(5)输入到锂电池(7)中进行储能,一方面避免对电网的冲击,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的清洁能源;
当火电机组发电容量需求大时,回热系统热源取自电级加热器,具体操作如下:关闭闸阀(22)、闸阀(23)、闸阀(24)、闸阀(25),打开闸阀(26)及闸阀(27),同时起动第三控制开关(9)、第四控制开关(20),确保放电回路及锅炉旁路给水系统畅通;利用储存在锂电池(7)电量,通过电级加热装置(10)加热锅炉回水,将锅炉给水加热到250℃,提高锅炉回水系统工质温度;代替汽轮机抽气,提高发电量,减少煤耗;
当火电机组发电容量需求低,需要深度调峰情况下,打开闸阀(22)、闸阀(23)、闸阀(24)、闸阀(25),关闭闸阀(26)、闸阀(27),起动汽轮机抽气加热锅炉回水系统,切断电级加热系统,同时打开火电机组储能第四控制开关(20);一方面减少汽轮机发电量,减少发电量,另一方面发电机多余的发电量通过第四逆变器(19),储存在锂电池(7)中;
锂电池(7)储存的电量通过第三逆变器(8)直接输送到电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785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