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房屋建筑用抗震组合梁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18033.2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2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兰夕宜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02 | 分类号: | E04C3/02;E04B1/58;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朱斌兵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房屋建筑 抗震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房屋建筑用抗震组合梁,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栓,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减震杆,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减震杆,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减震柱。本发明,设置了连接板和工型固定槽,方便在进行安装时能够快速稳定且便于安装组合,避免了承重梁不能满足不同户型和安装麻烦的问题,同时也设置了加强固定杆和螺栓,避免了在发生地震时因为装置本体安装不够牢固造成的晃动,解决了住户安全隐患问题,第一减震杆、第二减震杆和减震柱的设置有利于减轻震感,减低地震带来的危害,提高住户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房屋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房屋建筑用抗震组合梁。
背景技术
钢结构组合梁是用钢材制造的梁,厂房的吊车梁、工作平台梁、多层建筑的楼面梁和屋顶结构都可以是钢结构组合梁,经济飞速发展,国内人口不断增加,建筑需求不断攀升,房屋建筑质量要求日益严格,抗震指标是房屋质量好坏最直观的体现。
现有技术一次性浇灌或者组合套件,无法针对不同户型来进行调整,而且安装组合起来相对麻烦,增加了工人劳动力,抗震组合梁通常使用抗剪栓钉进行固定,在发生地震是结构会发生晃动,稳固效果不好,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屋建筑用抗震组合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房屋建筑用抗震组合梁,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栓,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减震杆,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减震杆,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减震柱,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加强固定杆,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减震层,所述减震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层,所述第一减震杆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减震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减震板,所述加强固定杆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扣,所述减震柱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隔离套,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螺栓槽,所述螺栓槽的侧壁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板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工型固定槽,所述减震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减压块,所述减压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减压弹簧。
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减震弹簧的尺寸相等且对称分布在第一减震杆和第二减震杆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螺栓贯穿连接板内部开设的通孔并延伸至外部。
优选的,所述螺栓槽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螺栓槽的尺寸相等且两两对称分布在连接板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杆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扣的尺寸与第一减震杆侧壁设置的固定槽尺寸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减震柱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加强固定杆贯穿减震柱内部开设的通孔分别于第一减震杆和第二减震杆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房屋建筑用抗震组合梁,设置了连接板和工型固定槽,方便在进行安装时能够快速稳定且便于安装组合,避免了承重梁不能满足不同户型和安装麻烦的问题,同时也设置了加强固定杆和螺栓,避免了在发生地震时因为装置本体安装不够牢固造成的晃动,解决了住户安全隐患问题,第一减震杆、第二减震杆和减震柱的设置有利于减轻震感,减低地震带来的危害,提高住户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图1中A部位结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兰夕宜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兰夕宜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80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