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低低温省煤器系统的表面式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18520.9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3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杨行炳;徐良;周建松;吕海涛;张建忠;夏文武;邱国梁;王兴泉;吴利平;文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秦煤瑞金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1/00 | 分类号: | F22D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张大保 |
地址: | 3411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低温 省煤器 系统 表面 换热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低低温省煤器系统的表面式换热器,包括第一管道、换热装置、第三管道和水泵,所述第一管道上安装有第一阀门,且第一阀门上设置有第一转把,所述换热装置正面安装有压力表,且压力表下方开设有温度表,所述转轴上贯穿有连接杆,且连接杆顶端固定有第一档板,所述换热装置下方开设有第二管道,且第二管道上安装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上开设有第二转把,所述换热装置底部设置有第三管道,且第三管道上安装有水泵。该应用于低低温省煤器系统的表面式换热器,设置有阻流板和吸收管,可通过阻流板阻挡冷却液进入第二换热舱内,并且冷却液经过吸收管内进行吸热,从而实现表面换热,更加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低低温省煤器系统的表面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煤电的大量使用,煤炭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此,需要对电厂内安装省煤器系统,表面式换热装置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表面式换热器是将冷、热流体用固体壁面隔开,使二者互不接触,热量由热流体通过壁面传给冷流体。
但是,该项设计还存在一些技术瓶颈,比如机组启动阶段因低低温省煤器水温低导致暖风器无法投运、夏季工况下暖风器入口风温较高导致低低温省煤器循环热量得不到充分利用,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应用于低低温省煤器系统的表面式换热器,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低低温省煤器系统的表面式换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该项设计还存在一些技术瓶颈,比如机组启动阶段因低低温省煤器水温低导致暖风器无法投运、夏季工况下暖风器入口风温较高导致低低温省煤器循环热量得不到充分利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低低温省煤器系统的表面式换热器,包括第一管道、换热装置、第三管道和水泵,所述第一管道上安装有第一阀门,且第一阀门上设置有第一转把,所述换热装置正面安装有压力表,且压力表下方开设有温度表,所述温度表左侧固定有水位表,且换热装置上方设置有传动仓,所述传动仓内部安装有电机,且电机顶端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齿面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换热装置顶面设置有进气管,且进气管上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贯穿有连接杆,且连接杆顶端固定有第一档板,所述换热装置顶部设置有排气管,且排气管内部安装有第二挡板,所述换热装置下方开设有第二管道,且第二管道上安装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上开设有第二转把,所述换热装置底部设置有第三管道,且第三管道上安装有水泵。
优选的,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换热仓、阻流板、吸收管、第二换热仓、温度感应器、第三换热仓和开孔,所述换热装置内部开设有第一换热仓,且第一换热仓与第二换热仓连接处固定有阻流板,所述阻流板上连接有吸收管,且第二换热仓内部底面安装有温度感应器,所述第二换热仓右侧开设有第三换热仓,所述阻流板上开设有开孔。
优选的,所述阻流板以换热装置的中点为基准左右对称设置两组,且阻流板之间通过吸收管与开孔焊接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换热仓的内部空间与第三换热仓的内部空间通过第三管道和水泵相连通,且第一换热仓的内部空间尺寸与第三换热仓的内部空间尺寸相同。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第二齿轮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且第二齿轮以第一齿轮的中轴线为基准左右对称设置两组,并且第二齿轮通过电机和第一齿轮在传动仓内构成转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挡板与排气管和第一档板与进气管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贴合连接,且第二挡板的直径尺寸与排气管的直径尺寸和第一档板的直径尺寸与进气管的直径尺寸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应用于低低温省煤器系统的表面式换热器:
(1)设置有水泵,可通过水泵将第二换热仓内部的凝结水输送至第三换热仓内,这种方式能够使机组在进行运行时更加的经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秦煤瑞金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华能秦煤瑞金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85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灌注桩用灌注量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火电厂烟气深度余热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