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采矿用地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18717.2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9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典华;万庆;周睿;展明旭;王彩云;朱云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师天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科山水(北京)科技信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G06F16/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许媛媛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遥感技术 采矿 用地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采矿用地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遥感数据获取,通过陆地观测卫星数据服务平台,通过多个卫星获取质量较好、云量较少的采矿用地的遥感影像数据;遥感和地面调查,利用获取的遥感影像数据开展采矿用地地理环境情况调查;利用多期遥感影像数据,开展案例区内采矿用地使用情况、资源环境的变化情况调查;结合地面调查方法,对遥感调查结果进行精度验证;建立环境信息标志库;样本及特征选择;遥感影像信息自动提取;精度验证。本发明借助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遥感技术对采矿用地进行识别和典型环境信息提取,对于减少人工外业作业、提升机器学习效率、提高采矿用地管理效力,能够提供技术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地识别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采矿用地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矿产资源是支撑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截至2016年,中国矿产资源勘查总量和矿产资源开发总规模位居全球前列,矿产资源开发累计为中国基础建设提供了95%左右的能源、80%的工业原材料,以及70%的农业生产资料。然而,在享受矿产资源所提供的物质和能量的同时,中国也应重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减少采矿对矿区地质环境造成的破坏,从而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精准识别采矿用地、监测采矿用地使用状况,对于矿区生产活动管理、矿山综合整治、采矿治理工程成效评价、提高采矿用地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数据采集、遥感解译、实地调查、样品采集与测试、地球物理勘探、地槽勘探和浅井等方法手段,可以有效识别采矿用地状况及其周边环境问题。其中,借助高分辨遥感影像和遥感技术能够快速识别采矿用地和构建采矿用地环境解译标志体系。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采矿用地识别方法。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采矿用地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遥感数据获取;通过陆地观测卫星数据服务平台,通过多个卫星获取质量较好、云量较少的采矿用地的遥感影像数据;
步骤二、遥感和地面调查;首先,利用获取的遥感影像数据开展采矿用地地理环境情况调查;其次,利用多期遥感影像数据,开展案例区内采矿用地使用情况、资源环境的变化情况调查;最后,结合地面调查方法,对遥感调查结果进行精度验证;
步骤三、建立环境信息标志库;对照野外调查记录,结合遥感影像,通过定性的人机交互方式和统计聚类的方法,建立遥感解译的环境信息标志库;
步骤四、样本及特征选择;根据遥感影像和采矿用地环境野外调查结果,对每个分割单元进行赋值,包括了多种按照地质环境要素不同的分类;在遥感卫星影像中,以光谱特征、几何特征、纹理特征、空间特征建立特征因子集建立分类器模型;
步骤五、遥感影像信息自动提取;利用影像光谱特征、空间特征、极化特征和时间特征,通过对特定地物在不同波段的波谱曲线进行分析,并使用计算机进行增强处理后,在遥感影像上识别并提取地物要素,而实现遥感影像的分类;
步骤六、精度验证;利用解译标志库中测试集基于混淆矩阵进度评价指标对提取结果进行精度验证。
进一步地,步骤二中地面调查以选厂、冶炼厂、渣堆和尾矿库用地为主,调查工作包括:制作外业调查图表,规划野外踏勘路线并进行野外实地踏勘,修改不完全符合实地情况的解译结果。
具体调查内容包括案例区内的:
S1、采矿用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环境;
S2、采矿用地边界及其周边1km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和采矿活动情况;
S3、采矿用地的分布位置、数量、开采状态、开采方式及开采矿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师天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科山水(北京)科技信息有限公司,未经京师天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科山水(北京)科技信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87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