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万向节联轴器关节表面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19083.2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66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丁海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孝感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6/00 | 分类号: | B23P6/00;B24B21/02;F16D3/16;F26B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管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8 | 代理人: | 尉敏 |
地址: | 43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万向节 联轴器 关节 表面 修复 方法 | ||
1.一种万向节联轴器关节表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1、万向节安装:将使用者将万向节卡接在第一卡盘和第二卡盘之间,通过手摇轮驱动第二卡盘进行轴向移动,对万向节进行拉伸,使万向节呈直线状紧紧的固定在第一卡盘和第二卡盘之间;
S2、万向节打磨:对步骤S1中固定在卡盘上的万向节外表面进行打磨,通过打磨套筒套入在万向节外表面,利用第二滑块在万向节表面沿万向节的轴向等速移动,通过第二伺服电机驱动万向节转动,通过第二滑块底部打磨套筒内的抛光毡以及磨砂布对万向节的表面进行打磨和抛光;
S3、换向打磨:对步骤S2中的万向节在打磨的过程中,打磨套筒从万向节一端移动于万向节的另一端后,通过将万向节一端折卸,使万向节从打磨套筒内取出,再通过第一伺服电机驱动打磨套筒换向,然后再将万向节的一端固定在拆卸的卡盘上,通过打磨套筒从万向节一端再移动于万向节的另一端,对万向节的外圆面进行换向,实现先打磨再抛光和先抛光再打磨的转换;
S4、死角区打磨:对步骤S3中万向节的外圆面打磨完毕后,将万向节从第一卡盘和第二卡盘之间取下,将万向节安装在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之间,通过转动第二螺纹杆带动第二夹块移动,使万向节夹紧固定在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之间,通过手持打磨机对万向节连接处的死角区进行打磨和万向节的内壁进行打磨;
S5、万向节表面涂油:步骤S4中万向节的死角区域打磨完成后,通过移动升降板,将万向节固定在顶部转动盘和底部转动盘之间,通过操作台下方的油脂桶,对万向节进行涂刷,防止万向节生锈;
S6、油脂烘干:对步骤S5中涂油后的万向节放入到烘干箱内进行烘干,通过烘干箱内的油脂烘干,完成对万向节的表面修复;
上述步骤S1-S6中所述的一种万向节联轴器关节表面修复方法,具体由万向节联轴器关节表面修复设备配合完成,该万向节联轴器关节表面修复设备包括操作台(1),所述操作台(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座(2),所述转动座(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支柱(3),所述支柱(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伸缩杆(4),所述伸缩杆(4)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设置为水平的横杆,所述连接杆(5)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34),所述连接杆(5)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螺纹丝杆(33),所述第二螺纹丝杆(33)与所述第三伺服电机(3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5)中部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第二滑块(6),所述第二滑块(6)中部开设有贯通的螺纹孔,所述第二滑块(6)中部的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安装于第二螺纹丝杆(33)上,所述第二滑块(6)的底端固定有第一伺服电机(36),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6)向下伸出有输出轴,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6)的输出轴底端固定安装有圆筒状的打磨套筒(35),所述打磨套筒(35)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6)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打磨套筒(35)设置为圆筒结构,所述打磨套筒(35)内壁其中一端等间距设置有抛光毡(39),所述打磨套筒(35)内壁另一端设置有磨砂布(46);
紧固机构(8),所述紧固机构(8)包括电机支座(81)、电机输出轴(82)、第二伺服电机(83)和第一卡盘(84),所述操作台(1)的顶部靠近转动座(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支座(81),所述电机支座(81)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83),所述第二伺服电机(83)向右端伸出有电机输出轴(82),所述第二伺服电机(83)远离电机输出轴(8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盘(84),所述操作台(1)远离电机支座(8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座(10),所述支座(10)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卡盘(12),所述转轴(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摇轮(13),所述第一卡盘(84)和第二卡盘(1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凸轴(9);
所述抛光毡(39)包括打磨爪支杆(37)、打磨板(38),所述打磨板(38)内壁开设有与万向节外圆面贴合的圆弧面,所述抛光毡(39)等间距设置于打磨板(38)内壁的圆弧面上,所述打磨板(38)共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打磨板(38)等间距设置于打磨套筒(35)的内壁中部,每一个所述打磨板(38)中部固定连接有打磨爪支杆(37),每一个所述打磨爪支杆(37)固定于打磨套筒(35)的内壁上;
所述磨砂布(46)包括设置于所述打磨套筒(35)另一端内壁上的气囊(43),所述打磨套筒(35)另一端的外壁开设有接气嘴(40),所述接气嘴(40)与所述气囊(43)连通,所述气囊(43)在打磨套筒(35)内壁呈圆环状,所述气囊(43)的两侧壁对称设置有第二褶皱(41),所述气囊(43)的外圆面等间距开设有弹簧腔(47),每一个所述弹簧腔(47)内均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直轴柔杆(42),安装于弹簧腔(47)内的所述直轴柔杆(42)底端设置有回压弹簧(48),所述直轴柔杆(42)的另一端设置有圆柱球(44);
所述气囊(43)外圆面的圆柱球(44)顶端包裹有磨砂布(46),所述磨砂布(46)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二折皱(45),所述第二折皱(45)固定于所述气囊(43)外圆面;
所述操作台(1)远离支架(14)的一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7)和第二连接板(18),所述第一连接板(17)和第二连接板(18)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夹块(19),所述第一连接板(17)和第二连接板(18)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螺纹块(20),所述螺纹块(20)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1),所述第二螺纹杆(2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夹块(22);
所述操作台(1)的顶部远离第二连接板(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23),所述滑杆(23)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升降板(24),所述操作台(1)的顶部靠近滑杆(2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底部转动盘(25);
所述升降板(2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6),所述转动轴(2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部转动盘(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孝感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孝感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908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燃烧率的环保汽油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环保柴油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