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终端、分布式车载终端集成管理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19817.7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89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卜方玲;李珺;张文怡;徐雁菲;邹同元;李翔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C5/00 | 分类号: | G07C5/00;G07C5/08;H04L67/12;H04L67/025;H04N21/643;H04N21/6437;H04W4/38;H04W4/44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郑勤振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终端 分布式 集成 管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分布式车载终端集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车载终端进行节点注册并生成验证车载终端的注册节点ID,对车载终端上的传感器与摄像头进行注册形成传感器与摄像头的注册信息;
通过传感器采集半结构化的车辆行驶状态数据和/或车内环境数据,通过摄像头采集非结构化的视频数据;
在采集的半结构化车辆行驶状态数据和/或车内环境数据和非结构化视频数据中加入注册节点ID和时空标签,并对半结构化车辆行驶状态数据和/或车内环境数据进行封装,对非结构化视频数据进行编码;
采用多路并行传输的方式将封装后的半结构化车辆行驶状态数据和/或车内环境数据、和编码后的非结构化视频数据传输到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车载终端集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TCP/IP协议传输半结构化数据,采用RTMP流协议传输非结构化视频数据。
3.一种分布式车载终端集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节点注册模块,用于对车载终端进行节点注册并生成验证车载终端的注册节点ID,对车载终端上的传感器与摄像头进行注册形成传感器与摄像头注册信息;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通过传感器采集半结构化的车辆行驶状态数据和/或车内环境数据,通过摄像头采集非结构化的视频数据;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在采集的半结构化车辆行驶状态数据和/或车内环境数据和非结构化视频数据中加入注册节点ID和时空标签,并对半结构化车辆行驶状态数据和/或车内环境数据进行封装,对非结构化视频数据进行编码;
数据传输模块,用于采用多路并行传输的方式将封装后的半结构化车辆行驶状态数据和/或车内环境数据、和编码后的非结构化视频数据传输到服务器。
4.一种车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在执行存储器中所储存的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分布式车载终端集成管理方法的步骤。
5.一种分布式车载终端集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主从多线程模式,以多路并行的方式接入车载终端采集的非结构化的视频数据,以及半结构化的车辆行驶状态数据和/或车内环境数据,其中半结构化车辆行驶状态数据和/或车内环境数据和非结构化视频数据中带有车载终端注册节点ID和时空标签;
将接入的非结构化的视频数据,以及半结构化的车辆行驶状态数据和/或车内环境数据,分别进行存储;
获取到对注册节点ID下的车载终端采集的视频进行播放的指令时,将注册节点ID对应的实时视频数据推流到web服务器网页前端进行拉流;
在视频拉流过程中提取时空标签,根据注册节点ID和时空标签检索与视频流在时间、空间上匹配的车内环境数据和/或车辆行驶状态数据;
将检索到的车内环境数据和/或车辆行驶状态数据发送到web服务器网页前端,同步显示在视频显示页面上。
6.一种分布式车载终端集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接入模块,用于通过主从多线程模式,以多路并行的方式接入车载终端采集的非结构化的车辆视频数据,以及半结构化的车辆行驶状态数据和/或车内环境数据,其中半结构化车辆行驶状态数据和/或车内环境数据和非结构化视频数据中带有车载终端注册节点ID和时空标签;
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将接入的非结构化的视频数据,以及半结构化的车辆行驶状态数据和/或车内环境数据进行存储;
车内环境重现模块,用于在获取到对注册节点ID下的车载终端采集的视频进行播放的指令时,将注册节点ID对应的实时视频数据推流到web服务器网页前端进行拉流,并在视频拉流过程中提取时空标签,根据注册节点ID和时空标签检索与视频流在时间、空间上匹配的车内环境数据和/或车辆行驶状态数据,并将检索到的车内环境数据和/或车辆行驶状态数据发送到web服务器网页前端,同步显示在视频显示页面上。
7.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在执行存储器中所储存的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布式车载终端集成管理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981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员聚集检测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多层纸箱坯拆垛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