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表情行为特征提取的通过视频评估学习专注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19889.1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78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柯逍;缪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V40/16 | 分类号: | G06V40/16;G06V40/10;G06V20/40;G06V10/80;G06V10/774;G06V10/82;G06K9/62;G06N3/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丘鸿超;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表情 行为 特征 提取 通过 视频 评估 学习 专注 方法 | ||
1.一种基于表情行为特征提取的通过视频评估学习专注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通过视频收集学生行为动作图像,进行数据增强处理,利用AlphaPose提取人体骨架信息,利用Ultra-Light-Fast-Generic-Face-Detector-1M提取人脸信息;
步骤S2:对人体骨架进行预处理,并将其编码转换为图像,构造运动特征,搭建神经网络分类器,并基于人体运动特征数据进行训练,将处理后的图像输入到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分类器中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
步骤S3:将获取的人脸信息,通过VGG-A预训练模型提取特征,然后通过Segmentation网络得到精确的人脸位置,将获取的人脸图像裁剪为25个区域,使用CNN卷积网络提取特征,通过自注意力模块对不同人脸区域进行加权,融合25个区域的局部特征形成整体特征进行表情分类;
步骤S4:融合动作和表情识别结果,通过LSTM网络计算学习专注力结果;
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对得到的人体骨架信息,先将坐标转换为向量,以人体的颈部关节坐标为中心,将其他骨骼点坐标转换为以颈部关节为坐标原点的坐标值,转换公式如下:
v=Pn-P0(n=1,2,3,…,N)
其中Pn表示除颈部关节之外的其他骨骼点坐标,P0表示颈部关节坐标,所得v为其他骨骼点以颈部关节为起点的向量;
步骤S22:将向量进行归一化,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H为图片大小;
步骤S23:根据处理获得的骨骼关键点数据,在对应的人体躯干两端之间增加一个中点,得到更为精细的人体姿态;
步骤S24:对于人体骨骼点信息,将x、y和z位置经过处理编码作为RGB图像中的红、绿和蓝通道值:其中蓝色通道设置为0或1,红、绿通道规范化为0到1的连续范围内的值;再将图中的骨骼关键点位置规格化为0-255;
步骤S25:将转换获得的像素值,按照人体上半身部位位置进行排列;依次将头部、身体部位加入矩阵;
步骤S26:搭建神经网络分类器:包括三层对处理完的图片进行卷积提取特征的卷积层、对数据按批进行归一化的批量归一层、线性整流层和用于进行分类的三层全连接层,并利用交叉熵损失函数计算损失;将处理得到的图像输入到神经网络分类器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完毕的神经网络分类器;
步骤S27:将处理得到的图像输入到训练完毕的神经网络分类器进行分类;
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将人脸框输入到预训练好的VGG-A模型获取特征,然后通过Segmentation网络输出一个更为精确的掩膜,并得出准确性分数;
所述Segmentation网络由一个1*1的包含ReLU非线性层的卷积层和一个分类层组成;分类的classificationlayer由图像像素总数个像素分类器组成,每一个像素分类器用于识别给定的像素是否属于输入框中心的目标;
步骤S32:将获取的人脸图像随机剪裁为25个不重叠的部分,然后经过CNN卷积网络进行特征提取:
将局部区域提取的特征经过全连接层,然后通过激活函数得到对应的权重:
其中μi为第i个剪裁区域的权重,fI为第i个剪裁区域提取的特征,q0表示全连接层的参数,f表示激活函数;T为矩阵转置;
将局部区域进行加权表示为整体特征,然后将区域局部特征与整体特征作一个concat操作,经过全连接层和激活函数,融合局部与整体的特征得到权重,最后经过全连接层进行分类:
整体特征表示为:
其中Fm为整体特征,μi为第i个剪裁区域的权重,fi为第i个剪裁区域提取的特征;
局部和整体的权重:
ρi=f((Fi:Fm)Tq1)
ρi为局部和整体特征的权重,q1表示全连接层的参数;同理,对特征进行加权得到局部和整体特征结合的全局特征:
其中Fall为处理得到的全局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988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