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行业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0028.5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1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冬兰;马雷;刘新;张昊;陈剑飞;王睿;谭虎;王小亮;于灏;苏冰;赵勇;吕国栋;王晓峰;井俊双;姚洪磊;牛德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G06Q50/06;G06F21/57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董雪 |
地址: | 25000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行业 网络 安全管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行业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及方法,包括:网络安全漏洞监管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网络安全漏洞信息,生成漏洞审核任务,并发送至相应权限的账号终端进行漏洞审核,基于反馈的审核结果,对所述漏洞进行安全风险评定,并根据评定结果生成漏洞整改通知单,下发至相应的账号终端;网络安全漏洞复测模块,被配置为接收账号终端反馈的漏洞整改结果,生成漏洞复测任务并执行漏洞复测,将复测结果发送至网络安全漏洞归档模块;网络安全漏洞归档模块,被配置为对网络安全漏洞信息、漏洞整改结果以及漏洞复测结果进行归档存储;本发明通过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平台,能够实现网络安全信息的实时共享,能够实现对网络安全漏洞的全闭环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行业网络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行业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随着电力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在带来信息资源共享等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网络安全问题。
当前变电站网络安全检查评估方法是依据人工检查、筛选和监督的方式,比如:目前在电力企业普遍存在的网络安全“红蓝督”队伍,红队主要负责常态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漏洞和隐患发现工作;蓝队主要负责公司网络与系统的监测和日志分析;督查队伍主要负责对所属各单位开展技术督查工作。
但是,这种完全依靠人工检查的方式,由于不同人员掌握的信息不统一,无法实现信息的及时共享,导致网络安全检查工作效率低,无法实现协同工作,不能实现网络安全漏洞发现、预警及维护等方面的闭环管理;同时,网络安全信息由人工管理,在信息保密上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力行业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及方法,构建统一的网络安全信息交互平台,提高协同工作能力,实现网络安全漏洞的闭环管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行业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包括:
账号管理模块,被配置为对不同的账号分配不同的数据处理权限;
网络安全漏洞监管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网络安全漏洞信息,生成漏洞审核任务,并发送至相应权限的账号终端进行漏洞审核,基于反馈的审核结果,对所述漏洞进行安全风险评定,并根据评定结果生成漏洞整改通知单,下发至相应的账号终端;
网络安全漏洞复测模块,被配置为接收账号终端反馈的漏洞整改结果,生成漏洞复测任务并执行漏洞复测,将复测结果发送至网络安全漏洞归档模块;
网络安全漏洞归档模块,被配置为对网络安全漏洞信息、漏洞整改结果以及漏洞复测结果进行归档存储;
安全预警模块,被配置为对接收到的网络安全应急事件信息进行处理,生成并下发安全预警通知单。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行业网络安全管理方法,包括:
接收网络安全漏洞信息,生成漏洞审核任务,并发送至相应权限的账号终端进行漏洞审核;
基于反馈的审核结果,对所述漏洞进行安全风险评定,并根据评定结果生成漏洞整改通知单,下发至相应的账号终端;
接收账号终端反馈的漏洞整改结果,生成漏洞复测任务并执行漏洞复测;对网络安全漏洞信息、漏洞整改结果以及漏洞复测结果进行归档存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平台,能够实现网络安全信息的实时共享,能够实现对网络安全漏洞的全闭环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00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