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的自粘防水卷材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0916.7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5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沈华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赛浪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38 | 分类号: | C09J7/38;C09J7/24;C09J153/02;C09J11/06;C09J11/08 |
代理公司: | 宁波知坤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12 | 代理人: | 李小伟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防水 卷材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耐高温的自粘防水卷材,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聚乙烯高分子防水卷材60‑70,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10‑15、增塑剂5‑10、增黏剂5‑10、抗氧化剂2‑5、功能助剂2‑6,该防水卷材具有良好粘接性能和耐久性的反应型自粘胶,且具有制造简单,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自粘防水卷材的自粘剂,更具体地,是一种耐高温的自粘防水卷材。
背景技术
防水材料是建筑业及其他有关行业所需要的重要功能材料。建筑防水材料通常分为5大类:高聚物改性沥青基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密封材料、刚性防水及堵漏止水材料。其中,高分子防水卷材是典型的新型建筑防水材料,因其性能卓越、符合建材革新的目的,以及轻钢结构建筑的兴起,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目前,主要的高分子防水卷材有三元乙丙橡胶(EPDM) 防水卷材、聚氯乙烯( PVC) 防水卷材、氯化聚乙烯(CPE)防水卷材、CPE与橡胶共混防水卷材、三元丁橡胶防水卷材、再生胶油毡,以及新兴的热塑性聚烯烃(TPO)防水卷材等。
然而目前,市场上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的自粘层大多为改性沥青自粘层,其在粘接卷材与混凝土基面方面主要依靠物理吸附(粘接可逆),故其粘接不够牢固;同时沥青的耐候性和耐久性较差,致使卷材与混凝土基面易出现粘接失效,进而导致窜水、漏水等现象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研制出一种对聚乙烯高分子防水卷材和混凝土基面均具有良好粘接性能和耐久性的反应型自粘胶。这种耐高温自粘防水卷材具有制造简单,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是根据文献资料及初步试验结果,确定了自粘胶的配方成分;然后以功能助剂掺量、增塑剂掺量和增黏剂掺量为试验对象,剥离强度为考核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制备自粘胶的最佳工艺条件。
一种耐高温的自粘防水卷材,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聚乙烯高分子防水卷材60-70,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10-15、增塑剂5-10、增黏剂5-10、抗氧化剂2-5、功能助剂2-6。
具体说明:选用适宜的增塑剂和增粘材料,目的是增加自粘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满足技术要求。
基料的选择:自粘胶属于压敏胶(PSA)范畴,可作为PSA基料的合成聚合物种类较多(如热塑性树脂、热固化树脂、合成橡胶、热塑性弹性体以及改性天然高分子材料等),中热塑性弹性体由于其结构及表面能均与聚烯烃相近,故其对LLDPE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和黏附性。
功能助剂的选择:助剂必须具备的性能是既可与混凝土基面发生化学交联作用,又可与LLDPE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以保证自粘胶与防水卷材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在自粘胶中加入了硅烷偶联剂作为功能助剂。该功能助剂能与水泥(水化硅酸钙)中Si—OH基团上的羟基反应生成醚键,故混凝土表层与卷材表层形成了化学键(即两者能牢固粘接),并能形成满粘结构,从而防止了漏水、窜水等现象(提高了防水效能)。
增黏剂的选择:在本研究中作为自粘胶基料的SBS是一种热塑性弹性体,具有弹性但不具有粘接性,故必须加入增黏剂才能赋予自粘胶良好的粘接性。综合考虑粘接性能、耐高低温性能及成本等因素,本研究选择萜烯树脂作为增黏剂。
增塑剂的选择:由于自粘胶的基料为SBS,故所选择的增塑剂应与该热塑性弹性体的中间链段(橡胶相)相容,而与末端塑料相不相容,如此才会获得较好的软化效果。本研究选择环烷油作为增塑剂。
抗氧化剂的选择:由于作为自粘胶基料的SBS弹性体、萜烯树脂均为不饱和聚合物,故自粘胶在空气中氧气或紫外光作用下易老化,导致其因弹性和粘接性失效而无法使用。因此,在自粘胶制备中加入适宜的抗氧化剂是非常必要的。本试验选择抗氧化剂1010、抗氧化剂 2246,并且两者的总掺量为4%,以确保自粘胶良好的抗老化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赛浪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赛浪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09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