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墙板以及预制墙板与建筑主体的装配式连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0925.6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2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友坤;周朗彬;吴锦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宏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74 | 分类号: | E04B2/74;E04B2/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以及 建筑 主体 装配式 连接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预制墙板,属于装配式建筑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墙板本体,所述墙板本体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外墙板,两所述外墙板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内部开设有真空槽,两所述外墙板的周侧设置有连接部,相邻所述墙板本体的连接部相互拼接,所述连接部处设置有第一连接件,相邻所述墙板本体通过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式连接。本申请中的墙板本体具有轻质、减震、保温以及隔音等优点,在保证墙板本体具有优越性能的同时改善了墙板本体重量过重不易于安装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装配式建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墙板以及预制墙板与建筑主体的装配式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顾名思义,就是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
目前的墙板多采用实心或者普通预制夹心PC墙板,这一类的墙板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为了保证墙板具有保温隔热的效果,设计时会将墙板设计过厚,导致墙板重量太重,是普通轻质砌块重量的5倍以上,对起吊设备的要求比较高,主体结构设计时考虑载荷太多,主体结构和基础含钢量很大,板块之间存在封边效果不佳的问题;还有就是墙板与建筑主体的连接结构复杂,安装件多,导致安装效率低,不便于快速施工。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预制墙板以及预制墙板与建筑主体的装配式连接结构,以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有助于改善墙板与建筑主体不便于连接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预制墙板以及预制墙板与建筑主体的装配式连接结构。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预制墙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墙板,包括墙板本体,所述墙板本体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外墙板,两所述外墙板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内部开设有真空槽,两所述外墙板的周侧设置有连接部,相邻所述墙板本体的连接部相互拼接,所述连接部处设置有第一连接件,相邻所述墙板本体通过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式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板内部设有真空槽,使墙板本体质量减轻,提高安装的便捷性,同时相邻墙板本体通过连接部进行拼接,再使用第一连接件进行连接固定,可以实现相邻墙板本体的快速拼接安装,并且连接部的设置使墙板本体内部的周侧形成一个空腔,该空腔起到防水、隔热保温的作用,与真空槽配合使用,可以有效减少室内温度的流失,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一体成型在外墙板周侧的插接板或一体成型在相邻外墙板周侧的被插接板,所述被插接板面向插接板的一侧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板穿设于插接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板与被插接板的设置提高了相邻墙板本体之间连接的便捷性,进而提高了墙板本体的安装效率,同时还能提高相邻墙板本体连接的密封性,有利于相邻墙板本体之间的封边,提高封边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螺栓和第一连接螺母,所述插接板或被插接板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两相对设置的所述外墙板上的连接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连接螺栓穿设于连接孔内,所述第一连接螺母与第一连接螺栓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螺栓的端部与第一连接螺母分别抵接被插接板相互远离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和螺母即可实现相邻墙板本体之间的连接固定,采用螺栓和螺母的连接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墙板本体的安装效率。
可选的,相邻所述被插接板的边角处开设有预留口,所述预留口处设置有填充块,所述填充块的周侧壁与预留口的内侧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留口的设置是为了方便相邻墙板本体进行拼接,填充块则可以填充预留口,减少相邻墙板本体之间的缝隙,保证墙板本体之间的密封。
可选的,所述隔板的内部设置有隔热层和隔音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宏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宏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09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