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FPSO主发电机的冷却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1183.9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1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强;孔维文;刘俊红;沈夏雨;余汉文;白伯伦;王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193 | 分类号: | H02K9/193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杨东明;罗洋 |
地址: | 20013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fpso 发电机 冷却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PSO主发电机的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用于在坞内对所述主发电机进行冷却,所述冷却系统包括舱底压载系统和主海水冷却系统,所述舱底压载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压载舱,所述压载舱用于预存冷却液;所述主海水冷却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用于冷却所述主发电机;所述压载舱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换热器连通,以使所述压载舱内的冷却液进入所述换热器内对所述主发电机进行散热。采用本发明,无需增设其他冷却系统,利用FPSO原有的系统对主发电机进行冷却,使得主发电机的调试能够在坞内进行,而无需待船体下水,从而缩短码头系泊调试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FPSO主发电机的冷却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通用型FPSO主发电机采用闭式淡水冷却系统进行冷却,闭式淡水通过换热器由开式海水进行冷却。故主发电机的调试需要待船体下水后海水系统能够运行的码头阶段才能进行,占用较长的码头系泊调试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主发电机调试占用码头系泊调试时间的缺陷,提供一种FPSO主发电机的冷却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FPSO主发电机的冷却系统,其特点在于,所述冷却系统用于在坞内对所述主发电机进行冷却,所述冷却系统包括舱底压载系统和主海水冷却系统,所述舱底压载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压载舱,所述压载舱用于预存冷却液;所述主海水冷却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用于冷却所述主发电机;所述压载舱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换热器连通,以使所述压载舱内的冷却液进入所述换热器内对所述主发电机进行散热。
在本方案中,通过临时的第一管路将FPSO的舱底压载系统中的压载舱和主海水冷却系统中的换热器相连,并使压载舱内预存有冷却液,并使压载舱内的冷却液进入换热器,使得换热器对主发电机进行散热。从而无需增设其他冷却系统,利用FPSO原有的系统对主发电机进行冷却,使得主发电机的调试能够在坞内进行,而无需待船体下水,从而缩短码头系泊调试时间。
较佳地,所述舱底压载系统还包括压载泵,所述压载泵的进口与所述压载舱连接,所述压载泵的出口与所述换热器连接。
在本方案中,通过舱底压载系统中的压载泵,将压载舱内的冷却液输送至换热器中,从而对主发电机进行冷却散热。
较佳地,所述压载泵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换热器连通,所述压载泵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压载舱连通。
在本方案中,压载泵通过第二管路与压载舱连通,第二管路为固定管路,当不进行主发电机调试时,压载泵仍与压载舱连通,实现相应的功能。压载泵通过第一管路与换热器连通,第一管路为可拆卸管路也即临时管路,从而在需要主发电机调试时将其连接,使得压载舱内的冷却液能够对主发电机进行散热。
较佳地,所述舱底压载系统还包括滤器,所述滤器设置于所述压载舱和所述压载泵之间。
较佳地,所述舱底压载系统包括左舷压载舱和中部压载舱,所述左舷压载舱和所述中部压载舱之间设有常关阀,并通过所述常关阀与所述压载泵连接。
在本方案中,可以通过左舷压载舱和中部压载舱作为冷却液的存储装置,并通过原有的常关阀控制其冷却液的流出。在具体实施时,压载舱可以只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具体可以根据主发电机的散热需求进行选择。
较佳地,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设置于所述换热器的出口处,所述止回阀还设置于所述舱底压载系统和所述主海水冷却系统之间。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换热器的出口处设置止回阀能够防止液体回流至换热器内,具体的,止回阀设置于换热器的排出管处。以及,通过在舱底压载系统和主海水冷却系统之间设置止回阀,能够避免换热器内的液体回流至主海水冷却系统中。
较佳地,所述主海水冷却系统包括多个换热器,多个所述换热器并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11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