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品管理系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1216.X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8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章青;谢昆晏;钟征冠;赖允春;范晓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6 | 分类号: | G06Q30/06;H04N7/18;G06K17/00;G08B13/19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董文俊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品 管理 系统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设备 | ||
本公开涉及一种物品管理系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该系统包括视频监控器、电子围栏和物品管理服务器;该视频监控器和电子围栏均与该物品管理服务器通信连接;该视频监控器用于对处于第一范围内的用户的运动轨迹进行跟踪,将跟踪结果反馈至该物品管理服务器;该电子围栏用于对离开第二范围内的物品标识进行捕捉,将捕捉结果反馈至该物品管理服务器;该第二范围位于该第一范围之内;该物品标识与物品一一对应;该物品管理服务器用于根据该跟踪结果和该捕捉结果进行监控管理。本公开可以实现一种无感知的物品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品管理系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物品的借还模式正在逐步由线下模式向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过渡。在线下,通过人工或者设备为用户提供物品借还服务;而线上作为辅助手段通常仅仅提供了借还信息查阅功能,与线下的物品流通结合并不紧密。为了确保物品不丢失,通常还需要在线下依赖人工或者固化设备(比如闸机)对参与借还物品的用户进行有感知监控,这种监控手段没有与线上相结合,并且有感知监控也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物品管理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物品管理系统,其包括视频监控器、电子围栏和物品管理服务器;所述视频监控器和电子围栏均与所述物品管理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视频监控器用于对处于第一范围内的用户的运动轨迹进行跟踪,将跟踪结果反馈至所述物品管理服务器;所述电子围栏用于对离开第二范围内的物品标识进行捕捉,将捕捉结果反馈至所述物品管理服务器;所述第二范围位于所述第一范围之内;所述物品标识与物品一一对应;所述物品管理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跟踪结果和所述捕捉结果进行监控管理。基于上述配置,可以构建一种无人化无感知物品管理系统,通过对用户进行无感知的监控防止物品丢失,通过降低对用户的干扰提升用户对于物品管理系统的粘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客户端,所述第一客户端与所述物品管理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第一客户端用于对位于第三范围的用户以及用户对应的物品标识进行识别,向所述物品管理服务器反馈物品标识清单;所述第三范围位于所述第二范围内;所述物品管理服务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物品标识清单更新所述用户的物品持有信息,以及所述物品标识清单中的物品的状态。基于上述配置,可以通过第一客户端和物品管理服务器的通信支持用户全自主进行物品借还,不再需要依赖于物品管理员。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客户端,所述第二客户端与所述物品管理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物品管理服务器还用于生成物品交互通知,将所述物品交互通知发送至所述用户对应的第二客户端;所述第二客户端用于显示所述物品交互通知。基于上述配置,可以通过线上与用户所持有的第二客户端的互动将线下和线上的物品管理相结合,使得用户及时了解自身物品借还状态。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客户端,包括:活体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提取位于第三范围的活体特征,以及将所述活体特征传输至所述物品管理服务器以得到用户的核验结果;射频识别模块,用于识别位于第三范围的物品标识,向所述物品管理服务器反馈物品标识清单;所述物品标识以超高频电子标签形式记录;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核验结果和物品标识识别结果。基于上述配置,可以基于活体核验结果确认用户身份,不必依赖于固化的借物凭证,降低对用户的借物要求,并且提升了借物安全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围栏通过至少一个射频识别器实现,所述至少一个射频识别器覆盖的感应范围的边界形成所述电子围栏的边界,每个所述射频识别器,包括:物品感应模块,用于对于离开所述电子围栏的物品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识别结果上传模块,用于将识别到的电子标签上传至所述物品管理服务器。基于上述配置,可以基于射频技术形成电子围栏,在用户无感知的条件下对物品的流动进行监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12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