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引导针以及相关的装置、系统以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1223.X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7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马亦平;D·斯托基;C·A·巴西阿诺;M·拉德玛切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6 | 分类号: | A61M25/06;A61M5/158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赵培训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导 以及 相关 装置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用来减小贯穿血管的风险的导管系统,所述导管系统包括:
导管适配器,所述导管适配器包括近侧端、远侧端以及在所述近侧端与所述远侧端之间延伸的腔;
从所述导管适配器的所述远侧端向远侧延伸的导管;以及
延伸穿过所述导管的引导针,所述引导针包括:
尖锐的远侧尖端;以及
初级斜面,所述初级斜面从所述引导针的外边缘延伸至所述尖锐的远侧尖端,其中所述外边缘平行于所述引导针的中心轴线并且与所述尖锐的远侧尖端对准,其中,所述初级斜面包括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的初级斜面角,其中,所述初级斜面角介于20°与3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斜面角为2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针进一步包括:
第一切口部和第二切口部,所述第一切口部和第二切口部均从所述初级斜面向近侧延伸至与所述外边缘正相对的相对外边缘,其中所述相对外边缘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线和所述外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角介于18°与26°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角为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斜面角为2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口部为平坦的并且所述第二切口部为平坦的。
8.一种引导针,包括:
尖锐的远侧尖端;以及
从所述引导针的外边缘延伸至所述尖锐的远侧尖端的初级斜面,其中,所述外边缘平行于所述引导针的中心轴线并且与所述尖锐的远侧尖端对准,其中,所述初级斜面包括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的初级斜面角,其中,所述初级斜面角介于20°与33°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导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斜面角为22.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导针,进一步包括第一切口部和第二切口部,所述第一切口部和第二切口部从所述初级斜面向近侧延伸至与所述外边缘正相对的相对外边缘,其中所述相对外边缘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线和所述外边缘。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引导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角介于18°与26°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引导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角为22°。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引导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斜面角为22.2°。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导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口部为平坦的并且所述第二切口部为平坦的。
15.一种用于减小血管贯穿的风险的方法,包括:
将导管系统的引导针插入至患者的脉管系统中,其中所述导管系统包括:
导管适配器,所述导管适配器包括近侧端、远侧端以及在所述近侧端和外侧端之间延伸的腔;
从所述导管适配器的远侧端向远侧延伸的导管;以及
延伸穿过所述导管的引导针,所述引导针包括:
尖锐的远侧尖端;以及
从所述引导针的外边缘延伸至所述尖锐的远侧尖端的初级斜面,其中,所述外边缘平行于所述引导针的中心轴线并且与所述尖锐的远侧尖端对准,其中,所述初级斜面包括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的初级斜面角,其中,所述初级斜面角介于20°与33°之间;以及
响应于所述引导针被插入至所述脉管系统中,将所述引导针从所述导管系统撤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克顿·迪金森公司,未经贝克顿·迪金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122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