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厂智能化物料运输与仓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21443.2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59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孙大海;尹明宇;董昭;周恒瑞;陈万;鲁庆;睢婷宇;桑英军;范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G1/04 | 分类号: | B65G1/04;B65G35/00;B65G1/137;B65G43/00;G06K17/00;G06N3/08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邹文玉 |
地址: | 2230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厂 智能化 物料 运输 仓储 系统 | ||
1.一种工厂智能化物料运输与仓储系统,包括多个生产车间,所述的生产车间内设置有车间储料区,在多个生产车间的中间设置有仓库;各个车间储料区和仓库中均放置有多个货架,货架旁设置有用于转运物料的机械臂,以及用于监测货物状态的监测装置,监测装置信号连接有中控台并与中控台信息交互,让中控台实时的了解货架和物料的状态;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生产车间与仓库之间设置有用于导向的磁导轨,以及在导轨上运行用于运输物料的循迹物料车;所述循迹物料车设置有微控制器,以及与微控制器连接的无线传输模块,循迹物料车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中控台信号连接后进行信息交互;
所述循迹物料车的微控制器连接有视觉传感模块、驱动模块和速度反馈模块;所述的速度反馈模块中设置有纠偏控制系统,所述纠偏控制系统的具体控制流程为:
步骤一:确定BP神经网络结构,设置为三层网络结构,包括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
输入层设置4个输入节点即令m=4,4个输入节点分别为物料车左轮速度vl、右轮速度vr、角速度ω、线速度v,设左右两驱动轮间的距离为L,
可求得物料车的转弯半径R= 、物料车的线速度v=(vl+vr)/2、角速度ω=v/R,输出层三个节点分别为Kp、Ki、Kd,此时K=1;
步骤二:给定初始位置偏差ed=*tan[*t]和目标位置偏差Δed=0.55;
步骤三:求输出层三个节点Kp、Ki、Kd输出,具体过程如下:
BP神经网络的输入层的输入(m为输入层节点的个数m=4):
Oj(1)=xk-j=e(k-j) (j=0,1,…,m-1)
Om(1)=1
隐含层的输入 (q为隐含层变量的个数q=5):
neti(2)(k)= ij(2)Oj(1)(k)
隐含层的输出:
Oj(2)(k)= ƒ[neti(2)(k)](i=0,1,…,q-1)
Oq(2)(k)=1
式中wij(2)为隐含层加权系数;
输出层的输入:netl(3)(k)=li(3)Oj(2)(k)
输出层的输出:Ol(3)(k)= g[netl(3)(k)](l=0,1,2)
则求得Kp= O0(3)(k)、 Ki= O1(3)(k)、Kd= O2(3)(k)
其中Wli(3)为输出层加权系数,上标(1)、(2)、(3)分别代表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
步骤四:求预测输出Δedf;
步骤五:求目标值Δed与预测输出Δedf的偏差Δef=|Δed-Δedf|;
步骤六:判断Δef是否大于设定值0.05,若大于0.05,则返回步骤三进行循环,若不大于0.05则进行步骤七;
步骤七:根据步骤三求得的PID控制参数Kp、Ki、Kd,对循迹物料车行进路线进行纠正,纠偏后的位置偏差edc;
步骤八:求目标输出Δed;
步骤九:计算输出Δed=|ed-edc|是否大于0.55,若大于0.55,则返回步骤二进行循环,若不大于0.55,则说明控制精度达到要求,纠偏过程结束;
中控台与循迹物料车和机械臂信号连接后,对循迹物料车和机械臂下达控制指令:中控台控制循迹物料车到指定的位置处承载物料,并将物料运输到另一指定的位置处;中控台控制机械臂将循迹物料车上的物料放置在货架的指定位置处,或将货架指定位置处的物料转运至循迹物料车上;通过中控台控制各个循迹物料车和各个机械臂相互配合,完成物料的入库和出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144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