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舰船用移动电力电缆及其配套使用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1537.X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2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盛睿;束义飞;叶道坤;吴本健;彭海珍;胡兴敏;王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40;H01B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舰船 移动 电力电缆 及其 配套 使用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电缆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舰船用移动电力电缆及其配套使用设备,该电缆包括截面呈半圆状结构且具有不同型号接头的第一电力电缆、第二电力电缆,所述第一电力电缆、第二电力电缆能够对应卡合组成截面为圆形结构且对应接头也能够对应卡合组成另一种型号接头的组合电力电缆,第一电力电缆的贴合面的中部设有沿其轴线方向分布的卡合凹槽。与现有的单接头结构的电力电缆相比,本发明通过将两个不同型号接头的电缆组合在一起,能够同时适用多个不同型号的船舶供电作业,使得本发明的实用性和适用范围大大增强,并且在空间和体积上几乎没有增加,有利于日常的电缆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舰船用移动电力电缆及其配套使用设备。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是用于连接本船岸电箱与岸上或其他船电源的电缆,主要用在船舶岸电系统中。现有的电力电缆主要为单接头结构,通常只能够满足一种型号的电源插头,而实际使用过程中,每个舰船上的电源插头型号都不尽相同,因此,往往需要设置多根不同结构接头的电力电缆,这就造成了一方面设备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由于电缆数量的增多,导致了电缆日常管理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舰船用移动电力电缆及其配套使用设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舰船用移动电力电缆,包括截面呈半圆状结构且具有不同型号接头的第一电力电缆、第二电力电缆,所述第一电力电缆、第二电力电缆能够对应卡合组成截面为圆形结构且对应接头也能够对应卡合组成另一种型号接头的组合电力电缆;
第一电力电缆的贴合面的中部设有沿其轴线方向分布的卡合凹槽,所述第二电力电缆的贴合面的中部设有沿其轴线方向分布且两侧卡合部与卡合凹槽内槽壁形状适配以实现卡合的卡合凸条;
所述卡合凹槽的槽口呈内收口状结构,所述卡合凸条的端部为平面结构,在卡合凸条与卡合凹槽卡合后,与卡合凹槽的内槽壁之间形成有便于第一电力电缆、第二电力电缆卡合后分离的分离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力电缆、第二电力电缆均包括呈弧形结构的缆芯、由内而外依次包覆在缆芯外的屏蔽层、抗老化层以及耐磨防护层。
进一步地,所述缆芯由若干个呈弧形依次间隔分布的导线组、包覆在导线组外的外绝缘层以及填充在外绝缘层内的填充物组成,每个导线组外均包覆有一层内绝缘层,每个导线组均由若干个导线绞合而成。
一种与舰船用移动电力电缆配合使用的设备,包括安装在电缆收放线机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用于电力电缆穿过的限位导向筒,所述限位导向筒上端铰接有转动支架,所述转动支架的端部上设有与经过限位导向筒的组合电力电缆上的分离空腔处于同一直线上的分离插杆,该分离插杆在组合电力电缆从限位导向筒穿过继续放线时,其左端部会挤入分离空腔内,并挤压分离空腔两侧的卡合凹槽、卡合凸条,从而使得第一电力电缆、第二电力电缆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支架的铰接处设有通过调节松紧来实现转动支架活动转动和固定停止的松紧螺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的单接头结构的电力电缆相比,本发明通过将两个不同型号接头的电缆组合在一起,能够同时适用多个不同型号的船舶供电作业,使得本发明的实用性和适用范围大大增强,并且在空间和体积上几乎没有增加,有利于日常的电缆管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组合电力电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组合电力电缆中第一电力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组合电力电缆中第二电力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配套使用设备应用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15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