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接触式即速精准测量口腔体温的方法、系统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1684.7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9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田海中;张治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海中 |
主分类号: | A61B5/01 | 分类号: | A61B5/01 |
代理公司: | 郑州翊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5 | 代理人: | 涂连梅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式即速 精准 测量 口腔 体温 方法 系统 装置 | ||
一种非接触式即速精准测量口腔体温的方法、系统及装置,属于人体的体温测量技术领域,通过红外线测温设备测量待测人员的舌、咽峡、扁桃体、腭咽弓、腭舌弓、腭垂、咽后壁、软腭、硬腭等口腔深部的红外辐射,经基准恒温黑体校正,来实现对待测人员口腔深部温度的非接触式、即速、精准测量,测得结果为人体中心体温,能准确代表体温,可替代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水银体温计与人体腋窝、舌下、直肠等部位充分接触后测量体温的方法,能广泛用于临床诊治、疫情防控等相关领域的体温测量。本发明体温测量精度高、速度快,操作方法简单,避免了目前接触式体温测量造成的交叉感染可能性,应用效果显著,应用前景巨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温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非接触式体温测量,具体是一种非接触式即速精准测量口腔体温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上所说的体温为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即中心温度,是相对稳定而又均匀的。由于机体中心的温度不易测量,在临床诊治中,普遍使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人体腋窝、舌下等部位温度而实现体温测量。受测温部位血管分布、测温人员操作熟练程度和被测人员配合等多种因素影响,一般认为舌下测温精准度要优于腋窝测温。与舌下相比,口腔深部血管分布密集且不易受外界冷热空气影响,使得口腔深部温度变化小,温度分布均匀,能够准确反映人体体温,同时口腔区域测温有效面积大,方便测量,故选用口腔深部区域作为体温测量的目标点具有方便、准确、有效等优点。除中心温度外,人体还有体表温度,即人体最外层皮肤表面的温度。一般情况下体表温度低于中心温度,由里及表存在着明显的温度梯度,不同部位的体表温度存在较大的温差,通常头部最高,四肢最低,易受环境温度、个体差异、昼夜变化、年龄、肌肉活动、精神因素、进食等多因素影响。
目前,临床诊治领域体温测量均使用接触式测温方法,常见类型为接触式腋窝体温测量方法、接触式舌下体温测量方法、接触式直肠体温测量方法,常用测温设备有水银体温计、电子体温计等。测量时需要腋窝、舌下、直肠等人体部位紧密包裹测温设备5分钟以上而测得体温结果,故存在测温时间长,有交叉感染风险和操作不便等问题。
非接触式测温方法不满足临床诊治体温测量精准度要求,均无法在临床诊治领域使用。市场上常用的非接触式测温方法为红外线体表温度测量方法,此方法选择体表为测温区域,测温原理为测量个体体表温度后换算成实际体温,因体表温度易受多种因素影响,造成测量精度远远达不到临床测温精度要求,无法用于临床诊治等相关领域。查阅文献资料可见,现有非接触式红外线口腔温度测量技术因测量红外辐射漂移带来的误差大,造成其存在测量精度无法满足临床测温要求,同样也无法用于临床诊治等相关领域。
上述接触式测温方法时间长、存在交叉感染、操作不方便及非接触式测温方法测量误差大等问题,目前尚无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方法和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非接触式即速精准测量口腔体温的方法,来解决现有方法和技术中存在的测量误差大、测温时间长、存在交叉感染风险、操作不便等问题,实现非接触式即速准确测量体温,用于临床诊治及相关领域的体温测量。
本发明要解决的方法和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非接触式即速精准测量口腔体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待测人员面部和自动校正的测量设备正对,待测人员与测量设备保持距离;
(2)待测人员张口配合,测量设备和准待测人员的口腔深部对正,口腔深部包括待测人员的舌、咽峡、扁桃体、腭咽弓、腭舌弓、腭垂、咽后壁、软腭、硬腭中的至少一处,测量待测人员的口腔深部的红外辐射,经基准恒温黑体校正;
(3)测量设备测出的待测人员口腔深部温度为人体中心温度,此测温结果能准确代表人体的体温。
本发明所述的测温结果为人体中心温度,能准确代表人体的体温,可取代临床诊治常用的腋窝测温、舌下测温和直肠测温等接触式测温方法,能广泛用于临床诊治及相关领域的体温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海中,未经田海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16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