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复合式变焦超大变倍比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1783.5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6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武;李忠;熊涛;李勇;吴学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久之洋红外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5/14 | 分类号: | G02B15/14;G02B15/15;G02B1/02;G02B5/1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许美红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复合 变焦 超大 红外 连续 光学系统 | ||
1.一种基于复合式变焦超大变倍比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沿光轴方向从物方到像方依次有:连续变焦组(A)和二级变倍组(B);
所述连续变焦组(A)沿光轴方向从物方到像方依次包括主物镜组(1)、次物镜组(2)、一级变倍组(3)、补偿组(4)、固定组(5);
二级变倍组(B)沿光轴方向从物方到像方依次包括第一后组透镜(6)、第二后组透镜(7)和第三后组透镜(8);
其中一级变倍组(3)、补偿组(4)及二级变倍组(B)沿光轴方向发生轴向移动进行变焦,在变焦过程中,一级变倍组(3)与二级变倍组(B)的运动方向相同,补偿组(4)与一级变倍组(3)、二级变倍组(B)的运动方向相反;当一级变倍组(3)与补偿组(4)相距最远时,光学系统处于短焦;当一级变倍组(3)与补偿组(4)相距最近时,光学系统处于长焦;
来自物方的光束经过连续变焦组(A)会聚在固定组(5)与第一后组透镜(6)之间;第一后组透镜(6)、第二后组透镜(7)和第三后组透镜(8)将连续变焦组(A)所成的像最终成像在探测器靶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合式变焦超大变倍比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光学系统光圈F数为5.5,波段为3.7~4.8μm,焦距为12~10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合式变焦超大变倍比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主物镜组(1)、次物镜组(2)、一级变倍组(3)、补偿组(4)、固定组(5)、第一后组透镜(6)、第二后组透镜(7)和第三后组透镜(8)各包含1片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合式变焦超大变倍比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主物镜组(1)、次物镜组(2)、一级变倍组(3)、补偿组(4)、固定组(5)的光焦度分配为正—负—负—正—正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合式变焦超大变倍比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主物镜组(1)、次物镜组(2)、一级变倍组(3)、补偿组(4)、固定组(5)的透镜材料分别为硅、锗、锗、硅、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合式变焦超大变倍比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主物镜组(1)为球面透镜,次物镜组(2)、补偿组(4)、固定组(5)为非球透镜,一级变倍组(3)为非球面衍射面透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合式变焦超大变倍比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后组透镜(6)、第二后组透镜(7)和第三后组透镜(8)的光焦度为负—正—正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合式变焦超大变倍比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后组透镜(4)、第二后组透镜(5)和第三后组透镜(6)的透镜材料分别为锗、硅、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合式变焦超大变倍比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后组透镜(4)、第三后组透镜(6)为非球面透镜;第二后组透镜(5)为球面透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久之洋红外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久之洋红外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178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作物与畜牧综合生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防止自行闭合的压缩收纳型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