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子屏蔽防火硅酮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2420.3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0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天宇;成鹏;于广益;姜朋飞;雷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高新核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3/07 | 分类号: | C08L83/07;C08L83/05;C08L83/04;C08K13/06;C08K7/08;C08K9/04;C08K3/34;C08K3/38;C08K9/06;C08K7/26;G21F1/10 |
代理公司: |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7 | 代理人: | 沈彬彬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子 屏蔽 防火 硅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子屏蔽防火硅酮胶,由质量比为1:0.7‑0.9的A组分与B组分组成,其中,所述A组分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如下成分:乙烯基聚硅氧烷100份、甲基含氢硅油8‑10份、碱式硫酸镁晶须35‑40份、有机铵盐改性黏土25‑35份、碳化硼30‑40份、白炭黑25‑35份、增塑剂5‑8份;所述B组分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如下成分:乙烯基聚硅氧烷70‑90份、聚甲基苯基硅氧烷10‑30份、催化剂0.5‑2份、碱式硫酸镁晶须20‑40份、有机铵盐改性黏土15‑35份、碳化硼25‑45份、白炭黑20‑40份、增塑剂3‑10份。本发明的中子屏蔽防火硅酮胶,能够在具备较好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同时兼具辐射屏蔽性能及高阻燃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火封堵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子屏蔽防火硅酮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防火封堵材料是具有防火、防烟功能,用于密封或填塞空开口、贯穿孔口及其环形空隙和建筑缝隙的材料。如果应用于核电站以及其他具有核辐射的场景之中,还需要考虑材料的辐射屏蔽性能,防止辐射从贯穿孔口等区域扩散,从而危害到核岛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目前,大多数民用防火封堵材料不会考虑防辐射屏蔽性能,而核电专用的封堵材料一般采用增加抗辐射剂的比例来达到提高辐射屏蔽的效果,但是这会导致材料物理性能、阻燃性能和耐火性能的下降。当核电厂内防火封堵材料需要长期使用并承受一定的压力时,容易发生材料失效破损,或当遇到火灾时无法有效保护贯穿件并防止火势蔓延等。
公开号为CN11090365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核电用高密度硅酮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具体介绍了得到的高密度硅酮橡胶机械性能优异,对人体无害,同时具有优异的耐辐照性和阻燃性,可应用于核电领域,但没有提到如何改善辐射屏蔽。公开号为CN10865954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核电用高密度高弹性防火防爆硅酮密封材料,该硅酮密封材料抗冲击能力强、弹性好、防火防爆、密封性好,但没有公开如何提高屏蔽中子辐射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子屏蔽防火硅酮胶,该中子屏蔽防火硅酮胶能够在具备较好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同时兼具辐射屏蔽性能及高阻燃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子屏蔽防火硅酮胶,所述中子屏蔽防火硅酮胶由质量比为1:0.7-0.9的A组分与B组分组成,其中,
所述A组分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如下成分:乙烯基聚硅氧烷100份、甲基含氢硅油8-10份、碱式硫酸镁晶须(MHSH)35-40份、有机铵盐改性黏土25-35份、碳化硼30-40份、白炭黑25-35份、增塑剂5-8份;
所述B组分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如下成分:乙烯基聚硅氧烷70-90份、聚甲基苯基硅氧烷10-30份、催化剂0.5-2份、碱式硫酸镁晶须20-40份、有机铵盐改性黏土15-35份、碳化硼25-45份、白炭黑20-40份、增塑剂3-10份。
本发明中,防火硅酮胶分为A组分和B组分,目的是兼顾储存和使用的需求,单组分不易保存且性能不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乙烯基聚硅氧烷的粘度为20000-40000mpa/s。该粘度下的乙烯基聚硅氧烷在保持硅酮密封胶力学性能优异的前提下,还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有利于缩短混炼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聚甲基苯基硅氧烷的粘度为5000-15000mpa/s。该粘度下的聚甲基苯基硅氧烷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够使混炼更加均匀。
本发明中,所述甲基含氢硅油作为一种交联剂,其含氢量优选为0.35%-0.6%,粘度优选为20-50mm2/s。该粘度下的交联剂的分散性好,密封胶交联程度更好,能够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高新核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高新核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24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洋流海洋能发电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可视化U型带电端子防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