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井的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22470.1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6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付亚荣;李小永;姚华;李明磊;高博翔;窦煜;高红松;胡建林;焦立芳;王旭东;何永志;李慧娟;付丽霞;张凯;孙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E21B43/12;E21B43/16;E21B43/20;E21B47/00;E21B47/008;E21B47/06;E21B4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宁立存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面 驱动 螺杆 油井 管理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面驱动螺杆泵油井的管理方法,涉及油田开发技术领域。由于可以在确定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系统符合投产要求,才控制螺杆泵井开启抽,在螺杆泵井启抽后可以巡视该螺杆泵井,以及时发现螺杆泵井的异常情况,并及时补救。并且,还可以在原油的含水量较低时,对螺杆泵井进行降黏处理,在原油的含蜡量较高时,对螺杆泵井进行热洗。通过这一系列的管理方法,有效延长了螺杆泵井的免修期,从而提高了螺杆泵井的采油时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气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面驱动螺杆泵油井的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地面驱动螺杆泵作为一种采油新设备,因其具有操作简便、耗能低、泵身小巧以及适用性较高(例如既适用于一般的采油井,也适用于粘度较高、含气较高以及含砂较高的采油井)等优点,故被广泛应用在油田采油工程中。并且,采用地面驱动螺杆泵进行采油,相较于采用其他采油设备进行采油,具有安装维修费用较低,成本较低,操作简单,以及节能环保等优点。
但是目前尚未有针对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井(即采用地面驱动螺杆泵进行开采的采油井)的管理方法,如此无法实现对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井的有效管理,从而导致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井的采油时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井的管理方法,可以解决相关技术的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井的采油时率较低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新井投产
(1)投产前检查所述新井的井口设备、仪表和流程,所述流程正确畅通,管线不刺不漏,所述井口设备的设备参数合理,运转顺利,润滑良好,密封紧固符合要求,抗扭卡子和抗拉卡子安装符合要求,且所述抗拉卡子以上光杆的长度为1.0米至1.5米;
所述润滑良好是指地面驱动螺杆泵的泵头的减速箱内的机油液面在最低刻度线与最高刻度线之间;
所述密封紧固是指井口设备包括的采油树大法兰之间,所述采油树上所有阀门与卡箍之间,以及所述卡箍与原油进站管线之间的密封紧固;
(2)提前10-12小时对伴热管线循环预热,计量站回水温度在55摄氏度至60摄氏度之间;
(3)检查电动机正反转:卸下电动机与所述地面驱动螺杆泵的泵头之间的传动皮带,启动电动机,观察所述电动机的皮带轮的转动方向;若所述电动机的皮带轮的转动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则转动方向正确,停止所述电动机运行;若所述电动机的皮带轮的转动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停止所述电动机运行,将与电动机相连接的三相电源火线,任意两相对换接线柱连接;
(4)油井启抽:装上所述电动机与所述地面驱动螺杆泵的泵头之间的传动皮带,调整所述传动皮带的松紧度,手动顺时针盘车5圈至10圈,用变频25Hz至35Hz启动所述电动机带动所述地面驱动螺杆泵的泵头运转,运转15分钟至30分钟未发现异常情况后,按地质配产的要求调整所述电动机运转频率;
(5)油井正常启抽后,每隔10分钟通过所述油井的自动化系统录取所述油井电流、井口回压、所述地面驱动螺杆泵的转速和所述油井的产液量等资料,自动上传至计算机终端,供值班人员浏览、查询和分析;
步骤2:油井巡视
油井正常生产情况下,每隔4小时至6小时巡视一次,内容包括:三录取、八查和八看;
(1)三录取
用钳型电流表录取所述油井的电动机的工作电流,并与所述自动化系统采集的电流数据进行对比;
从所述油井的井口安装的电压表上录取所述油井的井口回压,并与所述自动化系统采集的井口回压数据进行对比;
从所述井口安装的温度计上录取所述油井的井口温度,并与所述自动化系统采集的井口温度数据进行对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24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