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类大牻牛儿烯合成酶C突变体及构建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22518.9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0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泉;陈献忠;张坤杰;沈微;夏媛媛;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9 | 分类号: | C12N1/19;C12N9/88;C12N15/81;C12P7/02;C12R1/865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王玉仙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类大牻牛儿烯 合成 突变体 构建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表达类大牻牛儿烯合成酶C的重组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组菌是在宿主菌中表达类大牻牛儿烯合成酶C突变体,所述的类大牻牛儿烯合成酶C突变体是将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亲本的第471位的组氨酸突变为甘氨酸、丙氨酸或赖氨酸,或者将476位的谷氨酰胺突变为天冬酰胺、甘氨酸或丝氨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宿主菌为酿酒酵母、毕赤酵母、大肠杆菌或枯草芽孢杆菌。
3.一种类大牻牛儿烯合成酶C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类大牻牛儿烯合成酶C突变体是将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亲本的第471位的组氨酸突变为甘氨酸、丙氨酸或赖氨酸,或者将476位的谷氨酰胺突变为天冬酰胺、甘氨酸或丝氨酸。
4.一种编码权利要求3所述的类大牻牛儿烯合成酶C突变体的基因。
5.一种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重组菌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类大牻牛儿烯合成酶C突变体的编码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上得到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宿主菌中,筛选得到表达类大牻牛儿烯合成酶C的重组菌。
6.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重组菌在催化生产西柏三烯醇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用是采用所述的重组菌发酵制备的酶液催化底物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生产西柏三烯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酶液是通过将重组菌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在28-32℃,150-250rpm发酵40-60h;其中,所述的发酵培养基中按质量计,包括葡萄糖0.5~6%、酵母粉0.5~3%、蛋白胨0.5~6%。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的条件是在反应液面覆盖10~60 mL正己烷,在20~35℃保温0.5~10 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251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