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田化学驱采出水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3232.2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8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孙焕泉;曹绪龙;杨晓敏;韩保锋;何长;于世强;田海洋;蔡微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创理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13 | 代理人: | 卫安乐 |
地址: | 10002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化学 出水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田化学驱采出水的处理方法,属于油田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油田化学驱采出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采出水的存水罐中,分别投加功能菌的菌液和调控剂溶液;在熟化罐中,连续投加调控剂溶液,并与聚合物母液搅拌混合均匀;在外输泵入口处,每当采出水中的SRB菌浓度≥600个/mL时,即投加功能菌的菌液。本发明一是设置了3个加药节点,功能菌发挥作用的时间长,利用率高,处理效果好,能实现采出水中的硫化物含量达标排放;二是能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功能菌的投加浓度和投加量进行灵活调整,可以保证注入液中聚合物的粘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田化学驱采出水的处理方法,属于油田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受水资源限制,目前胜利油田三次采油的方法为低压清水配制聚合物母液,待采出水稀释到设计浓度后注入地层。随着孤岛油田化学驱和稠油热采规模的逐步扩大,使用了多种化学增产措施,造成采出液物性复杂,采出水处理困难,特别是其中的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简称SRB菌)的含量非常高。常规污水中SRB菌浓度为25个/mL-600个/mL,而化学驱采出水中SRB菌浓度能够达到600个/mL-25000个/mL。SRB菌会消耗聚合物,代谢产生硫化物,腐蚀沿程管线。同时,硫化物还会造成聚合物分子链断裂,降低注入液的粘度,对化学驱开发效果影响较大。
近几年随着油田开发逐步深入,三采采油规模逐年增大,对工艺技术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注入液中的SRB菌浓度超标,现有技术有化学杀菌法和微生物抑制菌法两种方法,各有弊端,分别介绍如下:
化学杀菌法是采用化学杀菌剂(如甲醛),用于降低微生物活性,减少硫化物产生,从而达到保证注入液中聚合物粘度的目的。但是长期使用化学药剂,会使SRB菌产生抗药性,杀菌效果逐年降低,而且对现场职工健康造成损害,存在安全健康隐患。
微生物抑制菌法,是在采出水的存水罐中加入功能菌和调控剂,并利用功能菌与SRB菌争夺营养,有效抑制SRB菌的代谢,从而实现生物脱硫抑硫的目的。同时功能菌的代谢产物,具有氧化能力,能将采出水中存在的H2S进行氧化消除。具体方法是:根据污水流量,将功能菌的菌液以200mg/L的投加浓度,连续性投加至采出水的存水罐中。检测发现,对于硫化物浓度0.8mg/L的采出水,经过上述处理后,硫化物浓度大幅度下降,可以满足生产需要。但是对于硫化物浓度≥0.8mg/L的采出水,处理效果就欠缺。这是由于只是在采出水的存水罐处设计了加药孔,加药节点单一,功能菌发挥作用时间短,处理效果差。
综上,现有技术的油田化学驱采出水的处理方法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加药节点单一,功能菌发挥作用的时间短,利用率低,处理效果差;(2)功能菌的投加浓度和投加量纯凭经验,不能有效应对采出液的质量波动。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油田化学驱采出水的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油田化学驱采出水的处理方法。本发明一是设置了3个加药节点,功能菌发挥作用的时间长,利用率高,处理效果好,能实现采出水中的硫化物含量达标排放;二是能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功能菌的投加浓度和投加量进行灵活调整,可以保证注入液中聚合物的粘度。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油田化学驱采出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采出水的存水罐中,分别投加功能菌的菌液和调控剂溶液,所述功能菌的菌液和所述调控剂溶液的质量比为(5-7):1;
在熟化罐中,连续投加调控剂溶液,并与聚合物母液搅拌混合均匀,所述调控剂溶液与所述聚合物母液的质量比为1:(2-4);
在外输泵入口处,每当采出水中的SRB菌浓度≥600个/mL时,即投加功能菌的菌液。
本发明的油田化学驱采出水的处理方法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32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