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阻力锤击沉桩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3300.5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2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尚;李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尚 |
主分类号: | E02D7/06 | 分类号: | E02D7/06;E02D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山市火***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力 击沉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阻力锤击沉桩系统,包括底部设置成锥状的桩体,所述桩体内开设有中管,所述中管的上端连通有上管,所述上管与外界连通,所述中管的下端连通有下球,所述下球位于桩体的底部;所述桩体外包裹有一层金属网,所述桩体靠近外壁处埋设有多根边管,所述边管上侧向连通有多个边孔,所述边孔与外界连通,所述金属网与桩体外壁的间隙为1~3mm。优点在于:中管内灌有水,可大量吸收桩体外壁摩擦产生的热量,且桩锥撞击桩体时,中管内水会经上管运动至外界的水箱中,可将吸收热量的水与外界进行交换,避免桩体温度明显升高,避免桩体因温度升高导致其与土壤产生缝隙降低阻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打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阻力锤击沉桩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乡镇上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楼体建设之前需要打下坚实的地基,施工队常利用桩锤下落产生的冲击克服土对桩的阻力,使桩沉到设计的深度,该摩擦阻力支撑上方建筑形成的垂直荷载;
现有技术中桩体在桩锥沉桩锤击时,桩体与土壤或岩石剧烈摩擦导致桩体的温度急剧升高,此升高的温度会导致桩体产生明显的热涨效果,而持续的沉桩撞击则会导致沉桩完成后的桩体处于一定的膨胀状态,而其冷却后会产生一定的收缩,会此时桩体周边的土壤不够致密甚至是产生缝隙,从而导致摩擦阻力进一步降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阻力锤击沉桩系统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阻力锤击沉桩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阻力锤击沉桩系统,包括底部设置成锥状的桩体,所述桩体内开设有中管,所述中管的上端连通有上管,所述上管与外界连通,所述中管的下端连通有下球,所述下球位于桩体的底部;
所述桩体外包裹有一层金属网,所述桩体靠近外壁处埋设有多根边管,所述边管上侧向连通有多个边孔,所述边孔与外界连通,所述金属网与桩体外壁的间隙为1~3mm;
所述边管内灌有电流变液,所述中管内灌有水。
在上述的高阻力锤击沉桩系统中,所述桩体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三个分隔缝,所述所述分隔缝将桩体的底部分隔为多个瓣体,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瓣体在对应分隔缝均设置有一个伸缩孔,位于同一个所述分隔缝处的伸缩缝内固定连接有一个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瓣体固定连接,每个所述伸缩管均连通有一个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下球连通。
在上述的高阻力锤击沉桩系统中,所述中管为螺旋形结构,所述下球的内壁贴合有一层橡胶层,所述连通管贯穿橡胶层。
在上述的高阻力锤击沉桩系统中,每个所述分隔缝处均开设有一个伸缩槽,一个所述伸缩槽包括开设两个相邻瓣体上的半槽,两个所述半槽共同密封滑动连接有一个橡胶板。
在上述的高阻力锤击沉桩系统中,所述下球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喷头和一个点火器,两个所述喷头分别与外界氢气罐、氧气罐连通。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沉桩时桩锤撞击桩体上端,桩体在撞击瞬间向下运动,而下球内的水在惯性作用下相对桩体向上运动,在下球内会产生局部真空,此真空会在桩体的底部产生极大的收缩应力,从而使得桩体的底部产生细微的收缩,而细微的收缩使得桩体底部尺寸变小,从而便于桩体被桩锤锤入地下;
2、桩锥撞击桩体之后,中管内的水向下运动直至与下球的底部撞击,此撞击过程有极大的冲击力及瞬间压强,从而使得水可经连通管进入伸缩管使其伸长,从而使得瓣体会向四周扩散的运动,从而使得桩体底部有一定的膨胀趋势,即使得桩体底部周围土壤被向四周压缩,便于下次桩体向下的桩基过程。
3、中管内灌有水,可大量吸收桩体外壁摩擦产生的热量,且桩锥撞击桩体时,中管内水会经上管运动至外界的水箱中,可将吸收热量的水与外界进行交换,避免桩体温度明显升高,避免桩体因温度升高导致其与土壤产生缝隙降低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尚,未经杨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33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组装的共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电池模组及电池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