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橡胶件环保再利用处理加工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3564.0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9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川;王行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入海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0 | 分类号: | B29B17/00;B29B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件 环保 再利用 处理 加工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橡胶件环保再利用处理加工系统,包括工作台、抽丝机构和分切机构,所述的工作台的下端安装在已有工作地面上,工作台上端的左端设置有抽丝机构,工作台上端的右端设置有分切机构,本发明采用抽丝与分切相结合结构的设计理念进行橡胶件回收环保处理,设置的抽丝机构采用多重起到夹固作用的结构以提高轮胎抽丝过程中的稳固程度,进而提高钢丝与轮胎之间的脱离速度,设置的分切机构可对轮胎进行分切成条处理,并设置有对分切成型轮胎条进行快速集中拾取的结构,且此结构又可分离轮胎分切产生的碎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件再利用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橡胶件环保再利用处理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橡胶是指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橡胶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它不仅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日用、医用等轻工橡胶产品,而且向采掘、交通、建筑、机械、电子等重工业和新兴产业提供各种橡胶制生产设备或橡胶部件,橡胶制品指以天然及合成橡胶为原料生产各种橡胶制品,还包括利用废橡胶再生产的橡胶制品,生活中常见的橡胶制品包括橡胶手套、乳胶枕头、医疗工具、交通运输上使用的各自轮胎等等,但在橡胶件回收加工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
1、在抽钢丝过程中,轮胎整体夹固程度较低的状态易使钢丝与轮胎之间存在连动现象的,以致钢丝的剥离程度较低且效率较低,同时夹固结构对轮胎的夹固方向较为单一,且对不同外径尺寸的轮胎夹固的适应程度较低;
2、轮胎内部钢丝的暴露范围较小而不利于抽丝结构对钢丝的快速夹紧剥离,同时抽丝支杆成型的轮胎条的尺寸单一且固定,因此对成型不同尺寸轮胎条的适应程度低。
发明内容
(一)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橡胶件环保再利用处理加工系统,包括工作台、抽丝机构和分切机构,所述的工作台的下端安装在已有工作地面上,工作台上端的左端设置有抽丝机构,工作台上端的右端设置有分切机构。
所述的抽丝机构包括一号电动滑块、竖板、圆环板、方块、伸缩板、L型板、二号电动滑块、刀板、裁切刀和抽丝单元,一号电动滑块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工作台的上端面左端相连,一号电动滑块左右对称排布,一号电动滑块的上端安装有竖板,竖板的内侧端安装有圆环板,圆环板为非闭合环形结构,开口位于圆环板的前端中部,圆环板外环面的后端面中部和圆环板外环面的下端面中部均安装有方块,左右正相对的方块之间设置有伸缩板,竖板的外侧设置有L型板,L型板的内侧端安装有二号电动滑块,二号电动滑块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竖板的外侧端相连,L型板竖直段的内侧端面上端安装有刀板,刀板的内侧端上下对称安装有裁切刀,上下相对的裁切刀之间的间距小于圆环板上开口的竖直方向的长度,工作台的上端面最左端设置有抽丝单元,通过人工方式自上而下将轮胎放置于圆环板之间,并使之与两伸缩板均相贴,然后通过一号电动滑块带动竖板向内侧运动竖板抵动圆环板同步运动,直至夹固轮胎,此过程中L型板带动刀板随竖架同步运动,接下来通过二号电动滑块带动L型板向后侧运动,刀板带动裁切刀随L型板同步运动,裁切刀对轮胎进行划切,裁切刀划切之后立马复位,然后通过人工方式将划切产生的轮胎片掀起以使轮胎内部的钢丝暴露,之后通过抽丝单元将钢丝抽出。度
所述的抽丝单元包括三号电动滑块、竖架、主电动推杆、竖直板、四号电动滑块和夹丝板,三号电动滑块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工作台的上端面最左端相连,三号电动滑块的上端安装有竖架,竖架的上端套装有主电动推杆,主电动推杆的右端安装有竖直板,竖直板而对前端面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左右对称安装有四号电动滑块,四号电动滑块的前端安装有夹丝板,夹丝板位于伸缩板左侧竖直板的左侧,通过主电动推杆向右侧推动竖直板直至其位于轮胎中部空间内,然后通过三号电动滑块带动竖架向前运动,同时通过四号电动滑块带动夹丝板向内侧运动直至夹紧钢丝,之后通过主电动推杆带动竖直板向左侧运动,夹丝板将钢丝从轮胎内部抽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入海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入海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35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