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下沉式绿地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3955.2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2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谢如意;张昕健;马晟;艾庆华;赵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04;E03F3/02;E03F5/14;E03F5/10;A01G20/00;A01G22/60;A01G24/12;A01B79/02;C01B32/05;C02F3/32;C02F3/34;C02F9/1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乐综胜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功能 下沉 绿地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下沉式绿地结构,包括下沉式绿地和溢流式雨水井,溢流式雨水井设置于下沉式绿地中;下沉式绿地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植物层、改良种植土层、第一透水土工布、脱氮除磷式填料层、第二透水土工布、承托层、防渗膜、原土层;承托层内布置有穿孔渗管,穿孔渗管汇流于溢流式雨水井,溢流式雨水井连通雨水管。本发明结构简单,相较与传统的下沉式绿地具有建设和运行成本低的特点,实现了初期雨水径流面源污染的有效控制,尤其是脱氮除磷效果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绵城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下沉式绿地结构。
背景技术
城市内涝防治以及雨洪控制利用无疑成为当前城市面临的的热点问题,依赖大规模基础设施和管网建设的传统雨水排放思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城市雨水管理的要求,国内外许多城市开始实践新型雨洪管理的理念,将雨洪蓄渗工程技术与城市绿地景观相结合设计,构建以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目标的“海绵城市”。
下沉式绿地(Sunken Greenbelt)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下沉式绿地又称为低势绿地、下凹式绿地,其典型结构为绿地高程低于周围硬化地面高程5~25cm左右,利用开放空间承接和贮存雨水,达到减少径流外排的作用,内部植物多以本土草本植物为主。
随着多年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开展,下沉式绿地出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下沉式绿地积水时间过长,会降低植被的成活率,增加园林维护成本,影响小区景观品质,甚至会使调蓄的雨水水质恶化,不仅达不到净化雨水的功能,还会影响小区居民的卫生健康。另外,在降雨或绿地灌溉时,土壤淋出水不可避免地直接进入雨水系统甚至地表水体。土壤淋出水往往因含大量土壤颗粒及氮、磷等营养元素而导致雨水系统甚至地表水体出现颗粒物沉积及水质问题
因此,探寻具有水质净化功能的下沉式绿地结构,通过优化下沉式绿地结构促进期对氮、磷的吸附净化效果微生物代谢性能,是十分必要的。本发明中涉及的新型下沉式绿地结构简单,相较与传统的下沉式绿地具有建设和运行成本低的特点,实现了初期雨水径流面源污染的有效控制,尤其是脱氮除磷效果较好。该系统可以有效解决公园、道路、小区的源头初期雨水的难处理的问题,且处理效果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下沉式绿地结构,结构简单,相较与传统的下沉式绿地具有建设和运行成本低的特点,实现了初期雨水径流面源污染的有效控制,尤其是脱氮除磷效果较好。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下沉式绿地结构,包括下沉式绿地和溢流式雨水井,溢流式雨水井设置于下沉式绿地中;
下沉式绿地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植物层、改良种植土层、第一透水土工布、脱氮除磷式填料层、第二透水土工布、承托层、防渗膜、原土层;承托层内布置有穿孔渗管,穿孔渗管汇流于溢流式雨水井,溢流式雨水井连通雨水管。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溢流式雨水井埋设于下沉式绿地中。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溢流式雨水井的上端设有过滤型井盖。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种植层设置有根系发达且有耐污能力的植物;
所述植物层为根系发达且有耐污能力的植物,包括黑麦草、再力花、风车草、菖蒲、美人蕉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改良种植土层为采用中粗砂对原种植土进行改良后的土壤,中粗砂平均粒径为0.35~0.5mm,改良种植土层的掺砂比例15%~20%。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脱氮除磷式填料层包括均匀混合的河沙、沸石颗粒、海绵铁以及改性的生物质炭。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河砂、沸石颗粒、海绵铁的粒径范围分别为0.25~0.35mm,0.8~1.2mm,1.0~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39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