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气化装置除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4254.0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3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雷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清创晋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6 | 分类号: | C02F1/06;C02F1/2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彭伶俐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气化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煤气化装置除氨系统,氨富集装置用于收集氨氮含量较高的水,氨富集装置的出口与除氨装置的入口连接,除氨后的水返回装置回用,包括真空闪蒸冷凝器的冷凝液、除氧器放空气冷凝器的冷凝液、闪蒸真空泵冷凝液、变换工况洗氨塔的冷凝液等,这些冷凝液回收除氧器放空气热量后,再利用高压闪蒸蒸汽和热水塔放空气热量在除氨装置的汽提塔上提氨,除氨装置设置在气化工段,变换工段不再设置除氨装置。既充分利用了气化工段富裕的闪蒸蒸汽热量,又起到了降低灰水中氨含量的目的。降低现在煤气化工艺水系统中氨氮含量,减少含氨废水的排放,降低进入污水处理厂污水中氨氮含量,避免氨氮含量高对污水处理厂的冲击,提高系统氨的回收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气化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气化装置除氨系统。
背景技术
煤气化技术是提高煤炭利用率最有效的洁净煤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煤制气、合成氨、煤发电、生产各类煤基化学品及煤基低碳烯烃等,是煤化工的核心技术之一。当前在国内外应用较多的是气流床煤气化技术,这种工艺会产生大量的煤气化废水,废水中含有氨氮、硫化物、氰化物等。若不处理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其中氨氮为氮肥的营养元素,引排污水体会使水体富营养化,进而造成水体中微生物疯长,水体缺氧、发臭等。
目前国内煤化工项目中,变换工段一般都会设置除氨设备,但是只能处理出气化工段进变换工段粗煤气中夹带的氨,不能处理煤气化工段溶解于灰水系统中的氨,煤气化工段排放的污水中氨含量高,生化处理工序不能直接处理,给生化处理工序带来不利影响,造成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能力下降,无法达标排放。同时高氨氮废水对环境的影响已经引起环保领域和全球范围的重视,我国对氨氮排放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研究经济、高效的脱氨技术已经成为工业排放废气废水污染控制工程领域的重点和热点。
现在已有不少煤气化灰水处理方法,如《一种含氨水煤浆气化灰水处理方法》专利号CN110171857A,此工艺是把水煤浆气化所有灰水加压送至蒸发塔,然后再经过汽提塔提氨处理,此工艺存在流程复杂、设备数量多、占地面积大,电耗和蒸汽消耗大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煤气化装置除氨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目的在于降低现在煤气化工艺水系统中氨氮含量,减少含氨废水的排放,降低进入污水处理厂污水中氨氮含量,避免氨氮含量高对污水处理厂的冲击,提高系统氨的回收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煤气化装置除氨系统,包括氨富集装置和除氨装置,所述氨富集装置用于收集氨氮含量较高的水,所述氨富集装置的出口与所述除氨装置的入口连接,除氨后的水返回装置回用。
进一步地,所述氨富集装置收集的水包括煤气化工段内氨氮含量较高的水以及工厂内其它装置产生的氨氮含量高的水。
进一步地,所述除氨装置采用蒸汽汽提工艺、空气吹除法、膜过滤法以及化学沉淀法中任意一种除氨工艺。
进一步地,所述氨富集装置包括水收集缓冲罐和水输送动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氨富集装置内的水收集缓冲罐为常压操作工况或正压操作工况,常压操作工况和正压操作工况的缓冲罐内的水通过动设备输送至所述除氨装置;正压操作工况时,所述水收集缓冲罐操作压力比所述除氨装置高时,所述水收集缓冲罐内的水通过压力输送至所述除氨装置;所述水收集缓冲罐的数量根据装置规模设置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除氨装置副产的氨以氨水形式收集或以气氨形态收集输送。
进一步地,所述除氨装置使用的蒸汽为煤气化工段的闪蒸气或为工厂内的饱和蒸汽。
进一步地,所述除氨装置采用公用变换工段的汽提塔设备或新增除氨设备,所述除氨装置布置于变换工段或布置于气化工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清创晋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清创晋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42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