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添加活性污泥促进厨余垃圾快速分解转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24389.7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06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轶;郭鹏;王俊;陈贝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P5/02 | 分类号: | C12P5/02;B09B3/00;B09B3/65;B09B3/35;B09B101/70;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符继超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添加 活性污泥 促进 垃圾 快速 分解 转化 方法 | ||
1.一种添加活性污泥促进厨余垃圾快速分解转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厨余垃圾预处理
对厨余垃圾进行除杂、粉碎,静置除去上层液后,压滤出垃圾液,获得水分含量50-65%的预处理厨余垃圾;
(2)微生物复合菌剂的制备
将解淀粉芽胞杆菌、嗜热脂肪芽胞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胺芽胞杆菌、维也纳亚硝化球菌混合制成微生物复合菌剂;
(3)活性污泥预处理
取污水曝气获得的活性污泥,加入步骤(1)压滤出的垃圾液、步骤(2)中制备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和水,30-40℃下闷曝5-7d后静置12h以上,收集下层污泥,压滤至水分含量50-65%,获得预处理活性污泥;
(4)厨余垃圾初发酵
将预处理厨余垃圾置于发酵罐中,接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发酵6-8d;
(5)共发酵
向步骤(4)发酵体系中混入预处理活性污泥,并接种伊凡诺氏甲烷杆菌,继续发酵20-25d;
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中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为ATCC2335,嗜热脂肪芽胞杆菌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为ATCC 7953,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 subsp.subtilis为bio-56352,胺芽胞杆菌Ammoniibacillus agariperforans为KCTC 33130,维也纳亚硝化球菌Nitrososphaera viennensis为DSM 26422,伊凡诺氏甲烷杆菌Methanobacterium ivanovii为DSM 2611;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中活菌浓度为2.5×1011CFU/mL;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中解淀粉芽胞杆菌、嗜热脂肪芽胞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胺芽胞杆菌、维也纳亚硝化球菌活菌比例为2:2:2: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添加活性污泥促进厨余垃圾快速分解转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具体为:
1)对厨余垃圾中的金属、塑料、玻璃进行分拣剔除;
2)对除杂后的厨余垃圾进行锤压粉碎;
3)粉碎后静置24h以上,使厨余垃圾自然沉降;
4)将上层液与下层沉降物分离,使用压滤装置对下层沉降物进行脱水处理,获得预处理厨余垃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添加活性污泥促进厨余垃圾快速分解转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
微生物复合菌剂用量为5-10mL/kg活性污泥;
闷曝体系中活性污泥浓度为1.2-2g/L;
垃圾液的用量为用水体积的1/5-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添加活性污泥促进厨余垃圾快速分解转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4)中
微生物复合菌剂用量为50-80mL/kg预处理厨余垃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添加活性污泥促进厨余垃圾快速分解转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4)中
发酵过程控制温度30-40℃、搅拌速度60-80rp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添加活性污泥促进厨余垃圾快速分解转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5)中
预处理活性污泥用量为预处理厨余垃圾重量的0.8-1.2倍;
伊凡诺氏甲烷杆菌浓度为1×1011-5×1011CFU/mL,接种量为10-20mL/kg预处理厨余垃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添加活性污泥促进厨余垃圾快速分解转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5)中
发酵过程中控制温度30-40℃、搅拌速度20-30r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未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438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