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放残铁结构、高炉及高炉放残铁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4536.0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0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徐吉龙;秦颖;赵金秋;孙赛阳;邓乐锐;王丽丽;董战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联合荣大工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4 | 分类号: | C21B7/14;C21B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吕伟盼 |
地址: | 1014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放残铁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炉放残铁结构、高炉及高炉放残铁的方法,高炉放残铁结构包括炉体,炉体从内至外依次包括耐火材料层、冷却壁和炉皮;炉皮对应炉体的预设放残铁位置贯穿设置有开口,炉皮的开口处封盖设置有可开合的封盖件,封盖件呈朝外设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炉体对应预设放残铁位置设置有封盖件,在高炉大修时就不需要切割炉皮和焊接炉皮,直接将封盖件打开,拆除冷却壁并对耐火材料层进行钻孔,大修完毕之后将闭合封盖件,并对封盖件与冷却壁之间的缝隙进行耐火材料灌注即可,减少了切割和焊接炉皮的时间和可能带来的危险,缩短了整体的高炉维修时间,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炉放残铁结构、高炉及高炉放残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钢铁冶炼领域,根据高炉冶炼情况、炉衬内壁侵蚀情况、炉壳裂缝等问题,需要定期停炉大修。在高炉出完最后一炉铁休风后,高炉内部仍然有大量的残余铁水,这时就需要在高炉的炉皮上开残铁口,然后拆除冷却壁,最后对内部的碳砖等耐材进行开孔操作,最后放出炉缸内部的残铁。炉内渣铁能否排放干净直接影响检修过程中施工进度。排放残渣铁的标高定位是放净残铁的重要环节,标高过低可能放不出渣铁,则需要重新开孔,增加工作量。标高过高会造成炉内残铁放不干净。
在现有技术中,开残铁口都是在切割炉皮之后进行冷却壁拆除、对耐火材料钻孔,任何一个步骤的速度都制约着整体高炉维修的进度。切割炉皮的时候应该预先做好防护措施,因切割炉皮时从割缝中回返的热风很强,同时氧气压力很高,从割缝里返溅回来的氧化渣容易烧伤人体。还需要调整割嘴与炉皮之间的垂直度与距离,因为炉皮板较厚,切割时对炉皮割缝起点要进行充分预热,方能保证割透。如果切割缝受热不均匀,在操作过程中割缝线成弧形不平直,切割时的速度掌握不好都会影响切割的质量。
高炉维修完毕之后需要将碳砖、冷却壁等恢复,切割下来的炉皮也需要重新焊接。新炉皮必须严格按照之前开的“窗口”尺寸。焊接之前还需要把气割时残留在四周的氧化渣和铁锈斑等清理干净。为防止炉皮焊接时变形,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控制炉皮变形。还需要根据炉皮材质选择合适的焊条、焊接电流等进行焊接,这样才能保证焊接质量。
在切割和焊接炉皮过程当中,热影响区炉皮钢板强度降低。增大使用过程中该部位开裂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炉放残铁结构、高炉及高炉放残铁的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的通过切割炉皮开残铁口放残铁的方式存在诸多弊端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炉放残铁结构,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从内至外依次包括耐火材料层、冷却壁和炉皮;
所述炉皮对应所述炉体的预设放残铁位置贯穿设置有开口,所述炉皮的开口处封盖设置有可开合的封盖件,所述封盖件呈朝外设置。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高炉放残铁结构,所述封盖件为法兰门。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高炉放残铁结构,所述封盖件为方形法兰门。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高炉放残铁结构,所述法兰门包括连接筒、法兰盘;
所述连接筒的一端连接所述炉皮,所述连接筒远离所述炉皮的一端连接所述法兰盘,所述端盖盖合所述连接筒远离所述炉皮的一端,所述端盖与所述法兰盘通过螺接件连接,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端盖与所述法兰盘之间;
所述端盖贯穿设置有连通所述连接筒的灌注孔。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高炉放残铁结构,所述端盖于连接筒上下沿内部设置排气孔和灌注孔,至少设置一个灌注孔和一个排气孔,灌注孔和排气孔带阀门,灌注完毕之后将阀门关闭。灌注过程中,于排气孔观察有灌注料冒出时,即灌注完毕,然后关闭阀门。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高炉放残铁结构,所述螺接件沿所述端盖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螺接件位于多个所述灌注孔的外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联合荣大工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联合荣大工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45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