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构建河冰厚度反演微波散射模型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24821.2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7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谭维贤;肖晨宇;乞耀龙;徐伟;黄平平;董亦凡;李秀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G06V20/10;G06V10/77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喻嵘 |
地址: | 010051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建 厚度 反演 微波 散射 模型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构建河冰厚度反演微波散射模型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实测河冰数据及河冰图像;根据所述实测河冰数据确定所述河冰图像的目标极化参数以及河冰数据的训练集;根据所述河冰图像的极化参数建立河冰厚度模型;根据所述河冰数据的训练集对所述河冰厚度模型进行训练;基于训练结果,对所述河冰厚度模型进行误差评价。采用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案,能够得到用于预测河冰厚度的河冰厚度模型,以实现对河冰厚度信息的预测,并且可以对河冰厚度模型误差进行评价,便于对误差过大的河冰厚度模型进行校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构建河冰厚度反演微波散射模型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河冰是指河水因热量变化所产生的结冰、封冻和解冻现象。当河水温度降至0℃并略呈过冷却时,河水表面和水内迅即出现冰象,经过淌凌,达到全河封冻。春季当太阳辐射增强,气温高于0℃时,河冰迅速融化,经过淌凌,直全河解冻,冰情终止。
河冰演变过程往往会发生各种危害,静冰通过冰体压力、自重或冻结过程而造成危害,流冰通过撞击、冰块堆积、堵塞河渠形成危害。例如,河道封冻,航运中断;河道冰花含量增多,会堵塞水库引水口拦污栅;冰层的膨胀常导致建筑物和护坡的破坏;冰塞和冰坝常酿成严重水灾。
如果能够通过模型实现对河冰厚度信息的预测,将有利于对河冰灾害进行更有针对性地预防,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构建河冰厚度反演微波散射模型的方法,以通过建立河冰厚度模型实现对河冰厚度信息的预测。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建河冰厚度反演微波散射模型的方法和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构建河冰厚度反演微波散射模型的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的实测河冰数据及河冰图像;
根据所述实测河冰数据确定所述河冰图像的目标极化参数以及河冰数据的训练集;
根据所述河冰图像的极化参数建立河冰厚度模型;
根据所述河冰数据的训练集对所述河冰厚度模型进行训练;
基于训练结果,对所述河冰厚度模型进行误差评价。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根据所述河冰图像的极化参数建立河冰厚度模型;根据所述河冰数据的训练集对所述河冰厚度模型进行训练;基于训练结果,对所述河冰厚度模型进行误差评价,从而能够得到用于预测河冰厚度的河冰厚度模型,以实现对河冰厚度信息的预测,并且可以对河冰厚度模型误差进行评价,便于对误差过大的河冰厚度模型进行校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实测河冰数据确定所述河冰图像的目标极化参数,包括:
获取所述河冰图像的所有极化参数,其中,所述河冰图像为所述河冰目标区域全极化遥感图像;
根据实测河冰数据的测量点信息从所述河冰图像的所有极化参数中选取所述河冰图像的目标极化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河冰图像的所有极化参数,包括:
获取所述河冰图像;
对获取的所述河冰图像进行预处理;
确定预处理后的河冰图像对应的目标散射矩阵;
确定所述目标散射矩阵对应的极化相干矩阵;
提取所述极化相干矩阵中的所有极化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河冰数据的训练集对所述河冰厚度模型进行训练,包括:
依据河冰厚度模型对所述河冰数据的训练集进行回归拟合以得到相应的回归拟合方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未经内蒙古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48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