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链路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4963.9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1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何斌;张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709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余菲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故障 检测 方法 装置 网络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链路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对每条成员链路与相应的IP地址建立一对一的绑定关系,网管设备可基于IP地址向相应的每条成员链路下发IP检测报文,使得中心节点设备将IP检测报文通过相应成员链路下发给分支节点设备,从而可通过基于分支节点设备对IP检测报文的响应情况来判断相应成员链路是否出现故障,这样可实现对每条成员链路的故障检测,实现对链路聚合组成员链路故障的准确定位。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链路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通信的高速发展,客户对于业务的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对于承载业务运行的通信设备的组网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企业用户在组网拓扑上对关键节点都进行了冗余性设计,以保障单条线路或者单个节点出现故障后能够尽快的恢复业务。比如关键节点设备采用N:1虚拟化堆叠部署,然后针对多条链路进行链路聚合等技术来实现冗余设计。
当前链路聚合已经不仅仅应用于局域网中两台直接连接的设备之间,大量的企业用户已经在广域网上进行了链路聚合部署,将多条链路聚合在一起,以提高网络连接的可靠性。
而将多条链路进行链路聚合之后,由于链路聚合成员接口只是一些二层以下设置,二层及以上信息都在链路聚合逻辑接口上设置。所以当某一个链路成员接口出现故障后,客户网管设备无法通过三层的IP通信机制及时感知(只有当所有链路聚合成员接口都出现故障后,引起了链路聚合逻辑接口状态down,才感知到),也就是当所有链路都出现了故障才能感知到,而无法实现对单个或部分链路进行故障检测。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链路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无法对链路聚合的单个或部分成员链路进行故障检测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链路故障检测方法,应用于网络系统中的中心节点设备,所述网络系统还包括网管设备以及分支节点设备,所述中心节点设备与所述分支节点设备之间通过多条成员链路聚合后形成的逻辑链路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网管设备下发的针对所述多条成员链路中的目标成员链路的IP检测报文,所述IP检测报文中携带有为所述目标成员链路配置的IP地址;
根据所述IP检测报文中携带的IP地址,将所述IP检测报文通过所述目标成员链路发送给所述分支节点设备,以使所述网管设备基于所述分支节点设备针对所述IP检测报文的响应情况判断所述目标成员链路是否出现故障。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对成员链路预先配置的IP地址,这样网管设备可基于IP地址向相应的每条成员链路下发IP检测报文,使得中心节点设备将IP检测报文通过相应成员链路下发给分支节点设备,从而可通过基于分支节点设备对IP检测报文的响应情况来判断相应成员链路是否出现故障,这样可实现对每条成员链路的故障检测,实现链路聚合组成员链路故障的准确定位。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IP检测报文中携带的IP地址,将所述IP检测报文通过所述目标成员链路发送给所述分支节点设备,包括:
根据所述IP检测报文中携带的IP地址,对所述IP检测报文进行标记,所述标记用于标识所述目标成员链路;
通过所述中心节点设备的链路聚合接口根据所述标记,将所述IP检测报文通过与所述标记匹配一致的目标成员链路发送给所述分支节点设备。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对IP检测报文进行标记,以便于链路聚合接口可快速识别到该IP检测报文对应的成员链路,以将该IP检测报文通过对应的目标成员链路发送。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IP检测报文中携带的IP地址,对所述IP检测报文进行标记,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49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